标题名来自于网易云上一个歌单。看到糖果二字,我知道脑袋中会激发出淡淡的甜味,而且会联想到曾经的美好。这是一种愉悦的回路。枕头就是睡眠,一个无梦的夜或者就是美好的开端。叙事自我会编排一个美丽的故事,给这个放糖果的事件赋予意义。从而忘却体验自我在现实中糟糕的际遇。
以上就是大脑里的运行机制,当然不是完整的描述。人生的意义从来就没有意义,生命从来就不曾伟大,有过的都是自以为,生命不过是现实中的跌跌撞撞。不曾违背万物基本规律的生命在人类的意识中升华而形成的远方的阁楼。正如曾经写下的句子,层层剥开的灵魂还能够被灵魂接受吗?更何况,灵魂从来就不曾有过。
屈原《天问》,伏匿穴处,爰何云?这是古人的寄托。而当我们已飞出青天之外,星空之中,何处可托那份孤独,对星空的敬畏。
坐在椅子上的人,内心都是一颗孤独的灵魂。孤独并不是容不下别人,容不下世界,而是容不下自我。也是那个容不下的自我,才会去折腾去寻找安身之地。才会傻傻的思考如何自己把自己提起来。
心理学早已将自我分裂,叙事自我-左脑,体验自我-右脑。过去的我,现在的我。这些分裂已不在凡人的可识别范围中。复杂,如同复杂性科学给思索设定了一个很高的门槛。即使这样,意义的出现也如海市蜃楼,不如没有。
《未来简史》,这个名字就是一个矛盾。就像凡人对于永生的追求。只是永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没有终点,何来永生。未来不曾来,有过的只是作者的猜想,也是作者对于失去了灵魂的世界的一个挣扎。作者选择人文,只是人文亦救赎不了这份孤独。
但生命科学戳破了自由主义的想法,认为所谓的“自由个人”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只是生化算法的组合。每时每刻,大脑的生化机制都会创造体验,但一闪即逝,接着就是更多体验闪现、消失、闪现、消失,彼此快速相连。这些瞬间的体验并不会累积成永续的本质。在这一片混乱中,叙事自我试着找出秩序,于是编织出一则永不完结的故事,让每项体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多少有些长久的意义。只不过,虽然这让一切合理且诱人,却仍然只是虚构的故事。中世纪的十字军相信是上帝和天堂让他们的生命有意义,现代自由主义者则认为是个人自由选择让生活有意义。但无论如何,都一样是妄想。
等到这些科学见解逐渐成为每天使用的科技、日常活动和经济结构时,也就不可能再这样两面讨好,我们(或后代)很有可能会需要一套全新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
上面两段摘自《未来简史》。作者的迷茫,正如换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是很多时候的愿望。当熟悉的环境带来的不再是舒心时,陌生的人和事就成为那莫须有的美好。
在枕头下放一颗糖果,做一个甜甜的梦。只是一种简单的美好。我的迷茫也在这里。
枯木发现,那步步坚实的科学,在击碎了灵魂之后,没有了方向。伟大和平庸,其实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前方是什么,向何方去,科学回答不了。科学就像那个故事中的老和尚一样,指出最正确的路,看脚下。
谁都知道推动人类前进步伐的不是现实的苟且,而是诗和远方。曾经在漫长的星际岁月,枯木也曾淡淡的思考过这些无趣的问题。只是人这个思维圈限制了他继续深入的思考。哽住了,失去了灵魂的哲学,指明不了方向。给科学留下的,只有更高,更快,更强。而像永生那样,令人神往。因为这是曾经指出来的,神住的地方。
不看脚下的人,总是走的跌跌撞撞,伤痕累累。诗和远方,神往之,退后退后,却走不进别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