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笃
窗外的寒风,呼啸而过。一层层冰,染白了玻璃,也染白了枯燥的心。我坐在书桌旁,打开半年未曾翻过的浙江文艺出版社精装版《异乡人的国度》,一行行醒目的大师们,映入眼帘,他们之于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他们的文本,却陌生于库切眼中的他们。
重读库切,也许用“惊讶”一词,再去形容此时的心境,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因为库切的魅力与绝妙,远远超出我的预想,焉能以某些俗词喻之。犹记得,第一次读库切,把他当做小说家来读,界定了身份之后,也就会像阅读小说一样阅读他的所有文本,文论也不曾幸免。库切凭借小说《等待野蛮人》、《耻》等作品,以“他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为由,荣获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细腻的笔触、入木三分的表达,让无数读者为之痴迷,为之抓狂。我也毫不例外的被他的文字吗啡所迷惑,游离在那些精致、鲜活的人物中,对于那文字里是非也无需分的过于清楚。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授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道德原则的怀疑论者,对当下西方文明中的浅薄的道德感和残酷的理性主义给予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以知性的诚实消解一切自我慰藉的基础,使自己远离俗丽而无价值的戏剧化的解悟和忏悔”高度概括了,他作品的价值与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
而这本评论集《异乡人的国度》据说收录的26篇文论,曾经刊发在流行杂志《纽约客》上,备受读者好评。重读本书,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他驳杂的学识,让人敬佩,笔下的大师们像重生一样,活灵活现的展示在我们面前。笛福、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里尔克、卡夫卡、博尔赫斯、布罗茨基等一批逝去的亡灵,还有刚刚去世的奥兹,他们文学的内核,无一不被库切拿捏的恰到好处的。库切式的叙事与幽默,让我们在论述性质的文章中,忽然感觉到另一种写作文论的方式,似乎更有效,更能把遮蔽在伟大文字之下的骨头,裸露于表层。库切用自己特有的叙述方式,将那些高悬神坛的大师们,走进我们的心间。
关于经典的讨论,借着艾略特关于何为经典的演讲,这是一篇批评艾略特身份不明的文章。他谈到了个体意识、思想差异、异乡人的身份,当人处于差异化中再去思考问题的时候,本质上就带有差异性色彩,特别是一些虚无的重构中,对于艾略特身份的识别与确证,又回到了经典是否具有可证性的问题。经历过经典的震撼维吉尔、巴赫、艾略特等,都是历史的主体,那么如何产生自我理解呢?库切将个体意识植根于西方集体意识之内,个体的认知在文学作品的虚构中,获得维持,从而凭借个人魅力,从经典化的情感、渴望里,获得新生。 刻在内心深处的,穿透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字,而获得同类认知的作品可以作为经典的参照物。书中写到,“承认这些恰恰使我们在历史的理解中迈出了踏踏实实的一步。历史的理解要求我们在理解过去时将其看作是对现在的一种影响。只要这种影响对我们的生活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历史的理解就仍然是现在的。我们的历史存在是我们现在的一部分,而我们现在的这一部分就是属于历史的一部分。而我们所无法完全理解的恰恰就是这一部分,因为,要想理解这一部分,我们就得在理解自己时,不仅将自己看做是历史种种作用的对象和客体,而且将自己看作是历史的自我理解的主体。”历史或许是过去时或过去物,但是终归会对现实或者现世产生不确定性的影响,那么遗忘还是铭记,自然会得到最合理的、公平的解释。在理解历史的过程中,“我”的存在,必须发挥主体价值,而不是单纯的把自我作为客体来消解存在。
如今是一个泛经典化、去经典化、伪经典化的时代,库切明知文学的苍白无力,仍旧要为之付出毕生心血,足见他对历史的敬畏,与时代做着微弱的对抗。思辨力极强的库切,对逝者的文本、思想的把握,惊人、透彻。可以看得出,他历经较为严格的学术训练,对文学中社会与思想的把控,不仅仅止于表象世界的浅尝辄止,更多的是深入到理性世界的深渊,严肃的还原本真。此刻,再去回忆他的小说家身份的时候,似乎显得有些不公平,那么我们完全称之为批评家库切,或者学者库切。
库切有独立的文学观,这一点从他的另一本批评文集《内心活动》中表现的也十分明显。在这本《异乡人的活动》中,库切化身“异乡人”(或者他本身就是异乡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审视“欧洲人文危机 ”之后,欧美文学所面临的困境。库切直接了当的指出,“如果说笛福是现实主义者,那么,人们就会很难看出他的现实主义与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在给笛福定调的基础上,他掷地有声,“混淆体裁、话语、风俗以及社会阶层的雅俗之分”,那么,笛福到底应该属于哪一个流派或者属于哪一个类别,似乎变得越来越不明晰。在文中库切更偏向于认为笛福是经验主义者,这个传统的现实主义者观点背道而驰。构建一个理论或者给经典作家定性,本就是一件极为困难、极不讨好的事情,那么推倒一个既定观点,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文学自信。且不论库切的观点是否正确,单就这一立场的提出,就可以彰显这位“异乡人”批评家的独到之处。
其实,从他滔滔不绝的叙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小说家的叙述力的强大。这也恰能佐证一个批评家对大师们的关照,特别是生活的细节问题。洞察者从细微处着笔,才可窥得一二。每一个大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显性基因、独特生活经历、价值观、文学观,作为批评家的库切,尊重与还原了大师们本在的生活,以此为切入点,具体到文本内部,由表及里,步步为营,才能做到批评的精准、恰当。在评价笛福作品时,他更是直截了当,“《摩尔•弗兰德斯》写得要更为连贯有序些;而《罗克萨娜》文体虽有失平衡,但成就更高。《鲁滨逊漂流记》的毛病在于写得过于草率仓促而修改润色不够,书中的道德寓意亦颇混乱。” 毋庸置疑,这样的阐述,是基于论者认真阅读、考据、思考之后产生的结论。库切不是文学史家,也没有刻意的去重构文学史,似乎那些在他的视域内是浅薄、鄙陋的。
库切对大师们的认知度、区分度、辩解度是当世罕见的,也是鲜有人可以匹敌(20世纪的大师们,估计只有博尔赫斯、布罗茨基、卡尔维诺等)。每一篇具有显著个体特色的文论,精妙绝伦的表述,深入骨髓的阐释,都会让人叹为观止。《陀思妥耶夫斯基:奇迹般的年代》、《约瑟夫·布罗茨基的随笔》两篇雄文细致的表达了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布罗茨基的钟爱。库切眼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国虚无主义的反对,对托尔斯泰的不屑,对德国人无边的恨。这种视角解读在以往的文本中并不多见。或许库切曾经有过一段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相似的经历;或许库切曾不止一次深入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本之中,找到了他论述结论的蛛丝马迹;又或许陀思妥耶夫斯基正在化作一位神,走入到库切的梦中,并授权他解读内心活动。库切在文章中写到,“虚无主义连同它那非道德的利己主义和前尼采式的自我神化,都是一种仍在发展的思想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哲学,其中有一条对虚无主义的批判,他站在现实主义的立场,以社会学家、心理学家身份剖析俄罗斯的前世今生,坚决反对利己主义、自我神话,更多的应回归到俄罗斯本土化之中。关于布罗茨基的那篇文章,其实和陀氏这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的卡夫卡,他表现主义的创作风格,引领了一个时代,也影响了一大批追随者。美国著名诗人奥登在评价卡夫卡时曾说道,“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如此高的褒扬,足以证明卡夫卡地位的重要性。库切在《翻译卡夫卡》重点论述了卡夫卡小说的处理方式与文学隐喻。众所周知,卡夫卡的创作充满了预言性,他那些看似没有结局的小说,都在承载着未知的谜题。而卡夫卡并不是对此一无所知,而是故意为之,他预设某些独特的场景,确立身份与对白,恰恰为他小说的诡谲埋下伏笔。非理性的写作手法,看似荒诞不羁,实则是对现实主义的抽离与批判。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是理性无法消解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文字的异化,走入预设的虚无之中,完成救赎。翻译卡夫卡,实难真正的走入那个充满焦虑、狂躁、骚动、 不安、孤独、迷惘的文学世界,但是文学与翻译的交互性必然背离传统,陷入另一个卡夫卡的茫然之中。
书中太多精妙的文章,实难一一赘评。
库切的文论,是唯一的,是库切自我的。他对身份的焦虑,让自己开始去焦虑他者的身份。作为“异乡人”的“异乡人”,无论是肉体的异乡还是精神的异乡,都无法逃脱掉身份认同的问题。不过,“异乡人”的身份,却给了库切一个抽离自我的机会,他可以安心的摒除一切杂念或者意识形态的束缚,以“他者”窥见真知。库切的主动疏离,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一种内心的自我反诘。没有个体的主体性成见,也就没有了感情的捆绑,消解了经验性,自然而然的就会让批评回到批评本身。这一点,库切做到了。
201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