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也许在大多数人眼里只是个物质问题。法律规定了子女在物质上的养老义务,然而事实上,养老应和养育孩子一样,是物质与精神同步的,可大多数人似乎忽略了对父母的精神反哺。
举个例子:我们家原来五口人住在一起,我上高中的时候离学校远,爸觉得老人为我们操劳太多,老两口该清闲了,所以带我和我妈搬去学校附近的新家。
搬家之后,半年得空回来看奶奶,突然发现她苍老了许多。我们搬走之后,他们好像一下子无事可做。他们以前的全部精力都用来照顾我们,可我们离开他们之后,他们一下子找不到价值实现的途径一般,不知所措了,家里留的钱也没怎么动过。爷爷感叹:“有福不会享啊。”
很多子女都只关注物质上的反哺,忽视精神上的再教育。
老人也是要与时俱进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会让他们产生被孤立感和被遗弃感。
他们适应了养儿育女,忙碌工作的生活,在子女成长的时间里,他们适应了以子女为中心的生活。当子女长大独立,他们工作退休赋闲在家,另一种生活几乎很突兀地来了,突然不必操心,突然没事可忙,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虚空感。某种程度上,这种虚空类似信仰信念的缺失或崩溃,没有了精神支点,就没有了目标,就无所适从,就迅速衰老下来。
我一直认为,很多中国人都不会自得其乐。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人们为了某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活的有些累。离开了子女和忙碌的生活,一下子没有了自己的乐趣。或者说,自己的乐趣曾经有,但早已被生活消磨了,重拾不来。
那么子女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做子女的老了,又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首先,对待父母,除了物质上的保障,还应有情感上的交流和精神上的引导。
打电话没时间,但可以随时向父母展示生活。教父母用个微信,加父母好友,让父母能从朋友圈看到你的动态,让父母感知到你的生活情况,让父母就算不跟你的步伐,也能看着你一步一步走。偶尔刷个朋友圈,看到有趣的分享给父母,不管他们是否感兴趣,起码让他们体会到你的一部分,也让他们感觉到没有被遗忘。同时让他们对一些事情有所了解,能达到让父母和自己一起学习的良好效果。
同时,精神引导必不可少。
人老了就容易失去斗志,同时失去了继续学习的观念。父母容易认为“我老了我不懂,我也不会,我也不愿管……”要经常在父母的观念中注入新鲜的积极的力量,看似没用,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与此同时,引导父母建立精神支点,转移父母兴趣,鼓励父母对生活的参与。这个过程也许是费力的,但是不能放弃,达到质变的过程漫长,但变化一定是有的,你甚至感觉不到。
但这些引导,不是“东西我可给你了,你自己看着办”。
这样的态度其实是一种逃避。督促是必要的,比如你看了电影,挑个合适的,带着父母一起看。买了教堂的经书,念给父母,陪父母一起去几次礼拜。给父母说了多少次注意身体,不如把自己知道的养生饭和母亲一块做一次,边做边强调食物搭配。
其次,试图相互理解。
子女跟着时代走了很远,老人们却停在原地了。代沟又被拉大,仿佛回到小时候。子女会觉得老人有很多古怪的愚蠢的不可思议的想法,老人也会不懂子女们的选择。不要排斥理解,不要站立在悬崖两边对话,不要相互否定。倾听,交谈,解决问题。不必达成共识,这只是结果,而重要的是过程,和过程积累下来的良好循环。
其三,父母应树立自己的兴趣和追求。
不要把人生活成“放羊挣钱养儿放羊”的死循环,不要放走了孩子就能看到自己的坟墓。没有自己的追求,就不能投入自己的乐趣中,就会把眼光放在周围和狭隘,就会因空虚而过度敏感,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周围人,干扰周围人,陷入人事喧嚣的荒芜。要寻找或重建自己的信仰,转移自己的精神支点。可以信一门宗教,学一门艺术,培养一个兴趣,或者投入生活享受物质,这些都合理而应得。
无论如何,过程很漫长,开始越早,就越容易。也许你现在觉得,你的父母已经改不了了,年纪大了,你管也没用。其实不然,人都是可以改变的,问问自己内心:
父母真的难以改变?还是说你不愿花费精力?
最后,还是要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最令人痛心的憾事。古时养亲重在物质,因为物质匮乏。而今,我们在物质上尽责之余,精神上的反哺才是把“孝”真真正正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