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几个“缺陷”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受到领导、老板的赏识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马说》中写道: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意思是,千里马哪里都有,可伯乐并不常见。所以,哪怕有不错的骏马,也会毁于不识货的人的手中,老死在马槽当中,还能是千里马吗?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依靠“天时地利人和”——有一定的能力,遇到欣赏自己的贵人,把握时机,占据优势的条件。

贵人,真的有那么容易碰到吗?很难。更何况,不见得碰到了贵人,贵人就会提拔我们。没点本事,贵人还真的看不上。

有这几个缺陷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受到领导、老板的赏识,很悲催。

一、毫无利用价值,只会被人晾在一边。

有企业家提出过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不过是相互利用。你有点价值,别人才会对你和颜悦色。

姜子牙跟周文王姬昌相互欣赏。文王的价值,就是给姜子牙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姜子牙的价值,就是安邦定国,攻灭商纣。

刘邦跟韩信相互欣赏。刘邦的价值,就是给韩信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韩信的价值,就是攻灭各路势力,帮刘邦打败项羽。

刘备跟诸葛亮相互欣赏。刘备的价值,就是给诸葛亮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诸葛亮的价值,就是完成隆中对,让刘备飞龙在天。

我们可以发现,下属最缺的,就是施展才华的机会、舞台。而能够提供这些条件的,只有上位的老板、领导。

要想领导给下属机会,下属就需要满足领导的价值需求。没价值,到哪都被人无视。

二、缺乏心领神会的本事,会混不下去。

在人情社会,有一种本事,是最基础的——心领神会的本事。老板说了什么,有什么言外之意,身为下属,就需要及时想明白。

一般来说,在私企,需要下属心领神会的情况,极少。可如果你是编制内,或者国企的职工,那你就必须要具备心领神会的本事。

有一个潜规则——私企讲究的,是你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编制内讲究的,是各种人情世故,懂领导心意的本事。

没有混过编制内的人,一听到这些潜规则,就会感慨万分,还会愤世嫉俗。这,就是“认知不足”的直接体现。

领导和下属之间,本就是不对等的。身为下属,连领导的言外之意都听不出来,那怎么去做事,怎么去完成工作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领导需要的,始终是“一点就明”的人。倘若怎么都点不明,那就不适合混江湖了,而适合自己单干。

三、做事总出错的人,终究会被领导、老板抛弃。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他提出过一个观点:做事的第一要义,就是“稳”。

稳一点做事,尽量不要有任何的纰漏、失误,这样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倘若做事不够稳,不是这里出错,那里出错,又有谁敢用我们呢?

汉武帝时期,有两位将军,一位是飞将军李广,一位是皇亲国戚李广利。

飞将军李广,每一次出击匈奴,都迷了路,大决战的时候也是如此,让汉武帝对他失去了信心。后来,李广自尽,一辈子也没有得到封侯的奖赏。

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大舅哥。为了让大舅哥上位,汉武帝就派他攻打匈奴、西域。可这大舅哥没啥本事,时不时就兵败,让汉武帝大失所望。

老板、领导会用两种人,一种是搞人际关系的人才,一种是搞技术,去做事的人才。倘若一种本事都没有,还时不时犯错,那老板、领导就会选择其他人,而抛弃我们。

四、无法成为自己人,终究不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如果你是老板,那你会任用什么样的下属呢?毫无疑问,自己信得过的下属。

所谓“信得过”,在人情社会,指的就是自己人。你只有成为老板、领导的自己人,或者成为他们的心腹,才能接触到更多的机会、资源。

在十几年前,有一个小伙子,来到广州这边打拼,期间跟老板的女儿好上了,老板拗不过女儿,就尝试着考验这个小伙子。

小伙子很机灵,老板说什么,暗示什么,他就做什么,好事坏事都干得漂亮,还特别听话。过了两年,小伙子就跟老板的女儿结婚了。

婚后的他,对于岳父,更是言听计从,所以老板也喜欢带着这个女婿到处谈生意。随着这个老板退休,生意也就交由女婿打理了。

对于老板、领导来说,他们都喜欢忠诚、懂事的自己人。对于下属来说,他们都喜欢跟随有前途、够大方的上位者。

文/舒山有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