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二个心理需要。
人们在胜任感的驱使下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只为了增强自己的成就感。
孩子的好奇心(也就是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很大程度上可能归因于他们需要在与自身的世界打交道时感到胜任。
当一个人接受挑战,并且在他自己看来确实遇到了最理想的挑战时,这种对胜任感的需求就产生了。
即使是作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奖励的表扬,也可能对接受表扬的人的快乐和动机产生负面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控制。
因此,当你运用完美时,一定要注意你的意图。你是在鼓励别人做更多的事情,还是在巧妙的控制?
赞扬、奖励、界限,如果你想用一种不破坏内在动机的方式运用它们,就必须尽力减少控制性的语言、控制性的方式,以及你自己控制他人行为的意图。
竞争的真正作用可以被视为提供挑战(可以认为这是人们提供一个考验自己并谋求进步的机会),并让人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
获胜的压力是多余的。因为日渐增大的压力会削弱内在动机。
真正的幸福来自对胜任与自主的共同追求。
缺乏感知到的胜任和感知到自主,很容易导致不健康的情形出现,比如抑郁(一种极度缺乏动机的状态,它会导致绝望甚至死亡)。
用支持自主的方式提出批评
问题:一位护士给病人静脉输液时,操作错误导致气泡进去静脉输液管,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关于这件事,对护士说些什么才合适?
1-介入问题,这样的事情肯定不容忽视。
2-这些话的意思是指出可能的后果,并且指出了谨慎行事的重要性。
3-用一种关注行为而不是关注人的方式来表达反馈(对事不对人)。
首先,从工具性开始(要在人们理解如何实现预期的结果的基础上开始),并且要让人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工具性的活动。然后,它是由支持人们自主的人际关系环境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