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锻打”干部的熔炉,是培养干部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年轻干部“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强调“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引起年轻干部强烈共鸣,也促人深入思考:年轻干部应当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又该树立怎样的事业观、价值观?
将个人成长自觉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知易行难。扎扎实实地挑起担子,乐于做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在扑下身子的过程中广接地气,在办成好事实事的过程中历练成熟,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交上基层朋友,在应对复杂情况的过程中摔打磨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决策有分寸、执行有力度、服务群众有感情、遇事有办法。
是做“温室花”,还是去“墩墩苗”?这里可以感受到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种是把为老百姓做事、为党和国家工作当成“梯子”,目的就是“升职”;另一种则是当成“事业”,目的是“锻造”。只有走后一条路,才能最终成长为可堪大用的人才,才能真正享受到实现价值、造福一方带来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当然,除了踏实做事、勤勉工作,也要主动把个人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群众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现实生活并不存在这样一种“公式”:只要我们在一端输入自己的才智,另一端就马上会得出“升迁”“嘉奖”的结果。相信组织、相信群众,依靠实干、奋发有为,年轻干部才能赢得干事创业的广阔空间,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孔子问弟子子游,是否有心仪的人才。子游回答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走路规矩、不抄近道,没有公事也不到我的住所来。古人选人用人的智慧,对于新时代选任优秀年轻干部,仍然具有启发意义。“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不钻营、不设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这样才能立足本职岗位,成就事业也成就自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根之茂者其实遂”,只有扎根至深,才能枝繁叶茂。广袤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广阔空间,在基层积淀的厚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干部未来事业发展的高度。年轻干部应珍惜宝贵机会,如饥似渴学习,踏踏实实干事,在磨炼中积蓄能量,在奉献中体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