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的开场郑捷提问大家:“谁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天才?”在我脑海里的第一想到的是: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那一个,我们希望他是一个天才。只是要让一个天才成长成为一个完整的、有健康心智、有幸福感的人。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因为在天才面前一名家长可能要面对的有:被天才甩出外太空般的巨大差距,在他天才的那个领域你可能完全不懂它,也可能完全跟不得上孩子的节奏;你可能会被虚荣心淹没,而迷失方向,给孩子一个浮躁、功利的成长环境,让孩子的情商无法健康发展,甚至处于负发展的境地。你可能失去平静的生活,而被孩子的天才的影响力所架空。你可能会被抬到推动人类进步的圣坛上,无法承担这种使命,也承担不了各种舆论的浪潮…….总之天才的父母不是那么好当的,他需要足够的智慧和主体作为支撑。
这一场灯塔组的四位小伙伴在组长郑捷的带领下为我们准备了一个丰富、多维、有纵深度的电影解析,以下我将逐一谈一谈自己从中感受最深的几个点:
一、 天才少女(故事讲述部分)——廖欣菊
廖在庞杂的电影叙事中,理出了一条清晰的、不芜杂的关于女主人公玛丽的成长脉络。图片、视频和文字解读相配合。在有限的时间,把她认为最核心的部分展现出来,这个点让我印象深刻。在她故事讲述的内容取舍方面,我觉得她做得很棒!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看似尽量客观的对电影梗概的叙述,但是我们也不难感觉到了廖的立场。“暖心”的舅舅,“冷酷”的伊芙琳。我们不难体会到她在讲述过程中自己的立场,更多从玛丽、弗兰克、黛安作为孩子的视角,来体会和看待长辈伊芙琳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冷酷”和“控制”。这是一种比较常规和普遍的视角,让听者(至少我是这样的)情不自禁的也站在了同样的立场上。
二、 天才少女 —— 李瑛
李瑛的分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微笑和温润、稳稳的电影解读;另外就是作为律师,她对于电影中几场庭审的梳理,以及对比中国目前相关法律,会得到怎样不同的结果。这个点,给大家打开了另外的一个领域,学到知识了。
回到她分享的PPT上来看,从封面的定位:“灯塔组电影季开场电影简述”再到“目录”中的:“人物关系”“人物背景”“主线一:上学”“主线二:诉讼”“电影叙述手法”。结构性很强。
1、 在“人物关系”这个部分,李瑛做了一个人物关系图,人物的出现顺序,按照与玛丽关系亲疏,对她影响的大小来进行。脉络清晰,不芜杂。
2、 “人物背景”这个部分李瑛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位:伊芙琳(玛丽的祖母)、黛安(玛丽的母亲)、弗兰克(玛丽的舅舅)。这三位人物的背景呈现,对于理解的玛丽成长,以及这部电影的核心息息相关。
3、 主线一:上学
(1) 弗兰克为什么要送玛丽上学?
在这个点李瑛的解读是:弗兰克认为玛丽需要同龄的朋友,知道怎么做一个孩子。
在这个点上我有一个疑问,在之前,舅舅意识到孩子需要小伙伴了吗?为什么之前她没有同龄的小伙伴呢?因为舅舅担心她的天赋被发现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当他意识到玛丽的天赋,已经势不可当和无法回避,所以决定冒着孩子的天赋被发现的“危险”,让她到学校和小伙伴中去学习怎么和小伙伴相处。
(2) 学校中玛丽的天赋很快就被发现。
以及玛丽处于正义感而打了高年级同学,最终让舅舅弗兰克与校长进行了对话。校长因为玛丽的天赋,建议让玛丽去天才们上的橡树学校,并为其申请全额奖学金。遭到了弗兰克的拒绝。从这个看似“无法理解”的点,让我们看到了弗兰克在玛丽养育中他的内心矛盾和选择。看到姐姐黛安的命运对他的影响,以及在姐姐黛安与母亲的关系中他站在了与母亲对立的立场上。他不希望玛丽重蹈黛安的覆辙。但是却也在担心自己带不好玛丽。在这种矛盾中,让玛丽成长为一个有着“正常”的建立关系能力和情感能力这一块站了上风。作为一个曾经大学哲学助教,他该有的心智水平,做出这样的选择,在我们看来是有问题的。这个点,回到他站在母亲的对立面的立场来看,就不难理解了。母亲对他其实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虽然表面上看,他比姐姐要“独立”很多。
(3) 玛丽通过动物园的手工,看到了其他小伙伴优秀的一面。
这个点是让玛丽看到他人的优点,进而逐渐与同学建立关系一个很棒的起点。
4、 主线二:诉讼
首先是庭审原因的分析,以及诉讼双方的立场和出发点。
电影中诉讼经历的程序:
(1) 第一次庭审,双方各自主张:
伊芙琳觉得弗兰克不能提供玛丽良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弗兰克认为是伊芙琳的偏见。弗兰克胜出。
(2) 生活环境调查及心理评估
玛丽在回答工作人员的访谈的时候,她说了一句:“我还没有数学天赋的时候,弗兰克就养我了。”那也就意味着,外婆是因为她的数学天赋才出现的,否则外婆是不会出现的。在这个点上也可以看出玛丽理性分析问题以及良好的情感感受力。在养育者的选择方面,她是选择了弗兰克的。因为她知道弗兰克爱她,而祖母伊芙琳爱的可能只是她的天赋。
(3) 第二次庭审
伊芙琳把玛丽的亲生父亲找来,帮助她争夺抚养权。败诉。
(4) 第三次庭审
弗兰克律师主导,一场对话,让法官看到伊芙琳是如何把女儿黛安一步步推向死亡的。
(5) 第四次庭审
伊芙琳的律师主导,让法官看到弗兰克不能给玛丽提供稳定、良好的生活条件。
(6) 庭外和解
双方寻找到一个相对好的解决方法,让玛丽在12岁可以自由选择之前,住在寄养家庭。 对比中国的相关法律,是不存在这个过程的。中国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对于没有父母孩子的抚养责任排序:第一顺序的监护人,父母是法定监护人。一顺:外祖父母。二顺:有能力的兄妹;三顺:其他亲友。通过这个对比,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国法律对于孩子更加的人性化。对于孩子的关怀到位。
5、 电影叙事解读
常规性线性叙事:精彩、温馨、唯美。
三、 温尼科特视野下的《天才少女》—— 李佩珊
佩珊对于电影的解读部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情感的温润与卷入、解读的细腻、精微和纵深度。她的分享从温尼科特的两句话开始:
“我们与弗洛伊德不一样,他的目标是治疗症状,而我们关心的是活生生的人,有爱,有生命整体的人。”
“‘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当你看到婴儿的时候,一定同时看到照顾她的母亲。”
其实这两句话的引入,也让我们看到了佩珊解读这部电影的立场。看重生命的整体性,看重客体关系中母女(子)关系中母亲对于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力。
佩珊分享的三个主要部分是:
(一)(电影中)两组重要的养育关系及关键事件。
1、人物素描:伊芙琳、黛安
这个部分佩珊用电影中给出的很多点和细节拼凑出了伊芙琳和黛安的生平,比如伊芙琳的学历背景、对于黛安的培养方向;黛安的天赋与人际关系状况和成长环境和主体状况。信息相对客观、多面和立体。
2、关键事件:黛安的初恋、解纳为斯托克斯方程、对母亲的憎恨、自杀……再次与黛安的眼神对视,一种莫名的被震撼的感觉。
3、客体关系理论与伊芙琳和黛安之间关系状况的对接:
黛安是伊芙琳的【自体客体】、【母亲对于女儿的使用】、【母亲对女儿缺乏共情能力】、【抑制性客体】、【一个有抑制性倾向的母亲(或者养育者),孩子讲面临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迎合与完成母亲(养育者)的要求和心情。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被架空状态。孩子离合法主体渐行渐远……
【虚假自体】:在这个点上佩珊通过黛安与母亲的关系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母亲对孩子自发示意的无法回馈,尤其是在得知自己具有数学天才之后,更是对孩子除数学之外世界的严格控制。心智化水平以及情感的发育等等都受到了巨大的阻碍,最后将她的真实自体的成长逼入绝境。虚假自体的出现在所难免,以及到最后虚假自体也无法承担和保护真实自体,只能采取自杀的方式来让真实自体免受凌辱。这个点上佩珊提到了,伊芙琳在法庭上讲的那一句:“一年以后,黛安感谢了我。在她初恋上所做事情。”一句看似是母亲辩驳的语言背后,佩珊解读到了黛安隐性的对自我主体的放弃,以及预示着她的自杀结局在所难免。我觉得这一句话,佩珊很深的共情到了黛安。
4、对于玛丽没有安全感的几个精微的点的分析与挖掘。
5、关于弗兰克内心的不确定感的解读
6、孩子养育过程中的几个点:兴奋性客体、足够好的母亲(抱持环境)、后现代家庭父亲的温情与智慧、和善而坚定的养育原则
【攻击性与客体使用 整合—人格化—现实化】 这个点对接的是弗兰克在寄养家庭中与玛丽的重逢。玛丽面对弗兰克的“背叛”表达出了她的愤怒与攻击。在这份攻击中,弗兰克承受了这份攻击且不报复。作为客体让玛丽去使用。 在这个点上玛丽实现了人格化、现实化的一个整合。
(二)玛丽成长过程中几个关键人物
印象深刻的是玛丽与独眼猫弗兰德关系解读。独眼猫之于玛丽是过渡性客体,它就像玛丽自己。以及玛丽觉得这只猫是一只有同情心的猫,一直聪明的却没有被别人发现的猫……
(三)弗兰克心智化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佩珊的这一段话写得非常精彩:“最后摊牌这一幕,让Frank、Diane和Evelyn站在了一起,共同面对了他们之间的恨,痛、内疚和爱!Frank选择让Evelyn发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完全证明,让母亲直面了Dinae对她的恨,不仅仅是争夺抚养权的筹码,也是对Marry数学天赋的一种接纳,对母亲的一种成全,对Diane内疚的放下,对抚养Marry的信心与担当。”
四、 天才少女 —— 张秀英
张秀英就玛丽身上的特质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禀赋、思维倾向、依恋、理想化和现实、独处的能力、真实感
1、 以下是秀英姐在思维倾向方面引发的思考,很有启发性。
(1)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符号化的东西,比如语文和数字,这让孩子失去接触艺术的机会, 导致孩子丧失情感的活力,被高结果性和高功能性的目标导向困住。
(2)由于理智思考的动机,或反思思维的统领倾向而导致的冷漠,与同龄人不能相处的孤独感(需要情感对于思维型的调和,增加思维型的人的世界里的丰富性。)
(3)容易沉迷兴趣而忽视外界
2、玛丽背后的养育环境,客体关系脉络。
7个点,7各维度来动态的展现了弗兰克的发展与变化,反思和行动的进程。以及这对于玛丽的影响力。女邻居罗伯塔给予玛丽类似朋友、母亲的满满的爱与善意,独眼猫弗雷德作为玛丽过渡性客体的存在……
2、 这部电影所引发的反思:孩子成长中的乐趣与快乐以及对孩子成长规律的顺应与尊重。
秀英的分享,总让我有种,从精神分析的技术方面往哲学思考方面升的趋势。很多她自己的思考,很有启发性。
在课程最后T结合他的对电影的现场评审,给这一场灯塔组每一位小伙伴的电影解读进行了点评。T让分享中很多精微、优质的点,更加的显露出来。在T的提醒与引领下,再一次回顾灯塔小伙伴的分享,收获满满的。有对于电影的理解方面的,更有小伙伴的动态变化的呈现。看到有一群那么优质的小伙伴们在一个平台上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再下一周电影分享,我们常青藤要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