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手给我——读《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有感

      差异化教学基于学生的准备状态、兴趣和学习需要,并采取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过程和目标的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它考虑了学生的能力、先前知识和面临的挑战,从而使得教学不仅与学科内容相匹配,而且还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

      差异化教学的基本思想是:教师们不仅需要考虑到他们所认学教学科的不同,也需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差异化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步伐不同,有时他们所选择的学习内容也不同,同时,还有与他们的兴趣和需要相匹配的评价指标。

      作为老师,要将这些不同的学生需求看作是机会而不是问题,并以邀请参与、积极投入、坚持不懈、持续反思等作为回应。同时,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制定专门的、参与性的、高要求的、有重要意义的、支架式的课程和教学。

        班里有一个疑似自闭症的孩子——伍紫菡,她在校从来不与老师和同学互动和交流,虽然老师和班里的孩子们都很关爱照顾紫菡,但是仍然没有一个老师或孩子能与她沟通。我很理解在提倡“融合教育”的背景下,这类“特殊”的孩子我们必须接纳,但是学校的常规教学又是否能让这类孩子适应呢?所以“差异化教学”为我指明了前行的道路。以紫菡的情况来看,她更需要的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和更多的宽容和爱护,而不是成绩。所以我会在平时有意识地让其他孩子带着她一起参加班级活动,督促她收捡自己的学习用具,即使很多时候她的动作很慢,但是班里的孩子们从未催促过她,反而会紧紧地牵起她的手,带着她一起走。而当我真切地感受到她牵起的我那只手,从最初的甩开,到现在紧紧地握住,我知道,我正在慢慢走进她的心。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紫菡会让我走进她的世界,与我沟通交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