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3月7日,星期六,北京晴,轻度雾霾,1到15度。
《深度工作》接近尾声,今天预计会读完,明天写小结。
这本书的理论部分值得思考,方法论部分却很难效仿,因为行业不同,工作节奏不同。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松散的,他们认为,在需要专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专注起来。事实上不是这样,一旦松懈,想专注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这和运动员的状态很像,如果一直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即便身体疲惫,但是表现可能更稳定。相反,如果过多的休息,反而会导致技术的生疏,再次回到场上,也很难找回巅峰状态。
因此,与其大部分时间松散,倒不如大部分时间保持专注,只在专注的间歇偶尔放松,才能持续锻炼专注能力。
专注力是一种能力,需要不停的锻炼,就像心肺能力一样,如果每周只做一天运动,其余时间都在胡吃海喝,那么运动也是白费,反过来,只有每天都运动,只在周六或者周日偶尔休息,才能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同样,如果每天对专注力刻意练习,那么长此以往,专注力一定会得到提高,相应的工作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改善。
在方法论部分,作者强调离线的能力很重要。不论自己的工作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如何,总能找到一种方式,使对网络的依赖处于自己的严密控制下,哪些时间可使用网络,哪些时间彻底离线,一切由自己掌控。这里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严格的自我约束仪式,一旦处于离线状态下,绝对不可以触碰网络,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动作,这样做的目的是找回自己对头脑的控制力,拒绝被网络诱惑牵着走。时间安排上却很灵活,比如可以设置成每10分钟,允许5分钟的网络时间。
宗旨在于将更多的时间调配到深度工作上,进而通过深度工作打磨自己的专注能力。
本周是富兰克林秩序周,放东西各按其位,办事情各按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