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小宝发烧状况不太好,没有全程听完私董会。不过自己看了大家的复盘。透过看君王,幕僚的分享,从多个纬度又精炼的回放了一遍。
从君主的纬度来看,不同的幕僚会不同的发问可能会呈现出案主的思维死角,启发他的思考。但是这种多维需要有方向感有主线,否则可能会让案主原本没有理清的思维发散的更乱。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做私董会案主时的场面,面对着一个接一个高频的发问,虽然有启发,但下来以后整体的思绪还是混乱无序。这就需要整个幕僚团队是一个能打配合的整体,而不是各自单兵作战。同之前参加的几次私董会差不多,有些问题重复在问,整体配合度有待磨合。感受到每一个幕僚都要有私董官的思维,既要在自己的优势里提问,又要观全局去看哪些案主哪些问题厘清了,哪些问题还需要深挖,他的案主的能量又走到了哪里,何时要开放,何时要聚焦。
在私董会上我也看到自己的卡点:
1.关于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自己总是着力于体开放式问题,认为封闭式问题用不好了就变成了建议和引导,会限制案主的思维。今天在案主的复盘里看到,其实封闭式问题高端位的人用起来能够用出很棒的效果。曾老师问案主是要做讲师还是跟团队,我想这个封闭式问题是基于之前问题让案主做出的聚焦,聚焦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去思考,问题虽然简单,却引发了案主的很多思考。
2.关于时间限制。自己在做私人教练的时候,提出一个有力问题时,案主会陷入很多的思考和觉察,此时会给到案主足够的静默空间去捕捉每一个念头。而在私董会上整个节奏比较快,而且给到案主深入思考和输出的时间不够,总是感觉内探不够,对于这种状况有些不适。
3.关于节奏。之前做团练的时候,因为教练们经常在一起做练习,问题的输出会有一个总体的把控,会大体沿着GROW模型走,有一定的默契度的配合会让整个流动通畅,案主的思维动线更清晰。一个强有力的发问的出现也需要前面的铺垫,后面的配合,在看到提问时。觉察到案主因为不同的提问突然被拉到东边,突然又被拉倒西边时,自己也会莫名的焦虑。
4.跳出前提陷阱。其实案主的很多问题都藏着前提,有时候前提太隐蔽了,经常没有觉察,就跟着案主一起陷入到当前问题的泥淖里。试着去质疑案主的问题是否是真问题,跳出当前问题本身去探究真相。
看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等小宝康复了争取能真正的参与进去,在自己的卡点上争取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