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就是能做你一直想做却没有实现的事。训练营的学委小松就是这么一位做着我一直想从事的职业的人。
职业生涯这个概念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从几年前看了古典老师的第一本书,就被新精英职业生涯这几个字给吸引。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段时间,我就一直在想,我也想当一名生涯规划师。能够在别人的人生规划里发挥一点点作用,那是件多么酷的事。
然而,那也只是想想。随后就人生就滑入了原先的轨道,上班,下班,发奖金,买买买,然后又是无数个轮回。
确实,在公司里面也有青年职业生涯导航等一系列项目,不知道是因为我不够主动,还是不够优秀,总之,这些词理我越来越远了。
把个体完全放在一个企业,一个机制里的人,可能都有像我一样的经历吧。考虑很多事情和可能的时候,都会想:
这不可能。
这个不符合规定。
这个不符合惯例。
这个领导不喜欢。
......
任何理由都可以成为自己前行的牢笼。但我们一直没有做的,就是跳出这个思维框架。
好了,现在我们就赖了解一下帮助我们跳出这个思维框架的工具 – 职业生涯。
先问自己这个问题:十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能你会说,我很茫然,我现在都过得不顺心,哪有心思想十年后的事情?
2010年的时候,香港曾经做过一个节目,叫《穷富翁大作战系列》,富豪田北辰参加。他后来明白到:
“没有学历、技术的人,为了生存下去,不是住笼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对于他们,最重要事情是下一顿吃什么,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规划人生,思考未来的发展?来来去去都在死胡同!”
现在我们还有时间和精力允许自己有确定目标的自由,那为什么不珍惜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秋水老师推荐了这两种方法:
一个方法是来自蜀黎的文章--《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这篇文章的源头是Steve Pavlina博客上面的内容):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保证这一个小时没有任何打扰。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你要记住,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你的生命可能在这一个小时变得不同。如果一个小时的时间货币只能用来换一样东西,那么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绝对是最值得的。
(2)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
(3) 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 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
(5) 不断地重复第4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嗯,就是这样不断的重复,当你真正哭出来时,你会觉得你正在写的那段话是触碰到你内心深处的东西。
一定要坚持写下去,你可能写着写着突然会有一阵内心情感上的涌动,但还不至于让你哭出来。这说明那还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是把这些答案圈起来,在你接下来的写的过程中你可以回顾这些答案,帮助你找到最终的答案,因为那可能会是几个答案的排列组合。最后你一定会情感崩溃的。
第二个方法来自于Joy Liu的文章《为什么有些人总有用不完的时间?》:
“你需要找个非常安静的不被打扰的时间,坐下来,拿出你的笔和纸,然后做下面这几件事情:
a.想象一下15年后的今天。
你完全是在自己的最理想的状态下生活,你住在你梦寐以求的地方,你跟一群你最想一起生活的人生活着。如果工作是你理想生活的一部分,你在做自己非常热爱的工作,而且既不是过多也不是过少。有人用录像机记录了你的一天。我们会在录像里看到什么?你会在哪里?你在做什么?你跟谁在一起?
b.写下你死之前想完成的27件事情
c.你想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换句话说,在你离开这个世界以后,它会因为你的到来,你曾经的工作和你生活过的这么多年而有什么不同?”
花足够的时间去想清楚上面这3个问题的答案并写下来,仍然一样的是,你最后的答案也会让你情感崩溃。
明确了目标之后,我们才能开启生涯规划,这是一个有计划有掌握的自我实现的过程。
确定了目标之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不用疑问,行动是抵达目标的唯一途径。
记住,有目标的人往往能自己掌控人生,没有目标的人往往都受他人摆布或在某种程度上受周围人的影响。
确定目标的具体思路是,先确定一个大的目标,然后分解目标为小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然后开始行动。行动过程中遇到不可控因素的话,需要进行小范围调整,最终将实现目标或者重新确定一个目标。
秋水老师在课程里面举的例子:
如果在原单位实现大幅升职加薪希望很小,那可能的目标就是跳槽获取自己想要的薪酬。那要实现这个目标,你需要怎么做呢?
第一步是先到招聘网站去看一下目标岗位。比如说年薪30万,那有哪些岗位符合你这个大目标。随后分析这些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一般在岗位描述都会讲清楚的,然后确定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如果是觉得技能匹配,那就直接可以着手准备简历了。那你具体的小目标,即可行的动作就是将你的能力描述按照岗位描述所需要的进行填写,然后完成你的面试作品。这样就实现了跳槽的前期准备。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内容和技巧都停留在内容层面,字面上感觉逻辑很对,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开始迷茫,迷茫到不知道怎么开始下一步。
小松老师在分享里面的3个策略,感觉很受益,也是可以落实在行动上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习,提升能力
找到符合你职业目标的训练营,线上课程,线下课程,没有多余资金,那就买书来读。感谢这个时代,现在学习的维度已经扩展到“人事网书”,人人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资源。
兼职,提升技能
利用可行的计划,哪怕是免费提供服务,先了解这个岗位,这个行业的游戏。在本职工作收入的保障下,兼职,能让你毫无压力地专注投入。只要你多给自己一些尝试。兼职的时间当然要自己想办法了,如果你够自律,目标够强烈,肯定没有问题。当然,如果你坚持只能到8:00才起床,而无法在5点起床,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混圈子,获得影响
现在人脉圈的力量已经完美PK掉任何外在资源,只要你有足够的才干,在人际交往中做到以你之力进行等价交换。对了,在你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能力的时候,哪怕是已经具备这些了,也要做到积极主动地提供自己能力范围的服务。主动给予是叩开人脉圈的法宝。
如果我们把繁杂的生涯课程内容简化提炼一下,也就是小六大神所说的:
你要什么(目标),你有什么(才能),你要换吗(匹配)?
很多人都迷失在第一句话上。
感谢您的浏览,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点个赞。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