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古时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往来的通道,作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支撑“蚕桑丝织技艺”,大家都了解吗?这个2009年9月30日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技艺。今天,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为你呈现它的传奇今生。
丝织,是指以蚕丝或化学纤维长丝作经、纬,织制成丝织物的工艺过程。蚕桑丝织包括:杭罗、绫绢、丝绵、蜀锦、宋锦等织造技艺及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中国桑蚕丝织的起源历来被认为有三大源头,即中原、江浙以及巴蜀。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了养蚕、取丝、织绸了。
传说黄帝之妻螺祖是蚕桑始祖,这一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且有多种版本。下面是流传度较高的一种: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出生在西陵(今四川省盐亭县境内)嫘村山一户人家。姑娘长大后每天都要外出采集野果来奉养体弱多病的二老。她不怕苦和累,近处的野果采集完了,便跋山涉水到远处去采集,每天很晚才回家。不久,远处的野果也采完了,拿啥来奉养二老呢?生活的艰难使姑娘靠在一棵桑树下伤心地哭起来,哭声是那样哀婉、凄凉,使远近的飞禽走兽都感动地流下了泪水。这哭声震动了天廷。玉皇大帝拨开云雾向下一看,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孝女哭得死去活来,便发了善心,把罪仙"马头娘"打下凡间,变成吃桑叶吐丝的天虫。马头娘看见姑娘悲伤的样子,便将桑果落在她的嘴边,姑娘舔舔嘴边又酸又甜。便吃了一点,觉得没什么异样,就采了许多带回家给二老吃,老人吃后精神一天比一天好。
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姑娘发现树上的天虫不断地吐着丝,做茧子,在阳光下产生的七彩反射非常美丽,出于好奇,姑娘采一粒放在嘴里,用手把丝拉出来,这丝又有韧性。她索性像天虫那样,编成一块块小绸子,连成一大块给父母披在身上,热天凉爽、冬天温暖,于是为天虫取名为蚕,捉回家喂养。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姑娘完全掌握了蚕的生产规律和缫丝织绸技艺,并将这些毫无保留地教给当地的人们。从此人们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
姑娘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消息很快传遍西陵部落,西陵王非常高兴,收姑娘为女儿,赐名"嫘祖"。嫘祖这一惊天动地的创举很快传遍了神州大地,部落的首领纷纷到西陵向她求婚,都遭到嫘祖的婉拒。这时英俊非凡的中原部落首领黄帝轩辕,征战来到西陵,两人一见倾心,很快嫘祖被选作黄帝的元妃。嫘祖辅助黄帝战胜了南方的蚩尤和西方的炎帝,协调好各部落的关系,完成了统一中华的大业。同时奏请黄帝诏令天下,把栽桑养蚕织锦的技术推广到全国。嫘祖死后黄帝把她葬于落村山,后世尊称其为"先蚕娘娘"。
嫘祖被后人推崇为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时尊她为先蚕。北宋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于此。"《路史》将嫘祖发明的养蚕取丝系统化,说西陵氏劝养蚕、育蚕种、亲自采桑制丝,开创了丝织事业,从此,嫘祖被当作是上古时劳动妇女养蚕取丝的始祖,被古代黄帝供奉为蚕神。
蚕的一生会经历蚕卵、幼虫、蚕蛹和成虫四个不同形态的阶段。它吃进绿桑,吐出银丝,最终作茧自缚,结束自己短暂而绚烂的一生。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蚕是丝的母亲,联结在蚕与丝之间的是勤劳聪慧的女人。女性负责织造,蚕神嫘祖、蚕花娘娘都是美丽的女神,从殷商开始,蚕神祭祀就由皇后主持。以杭嘉湖一带为例,养蚕的女子,无论出嫁与否,都称作“蚕娘”,蚕叫做“宝宝”人们唱蚕花、演蚕戏;过年还点蚕花灯、蚕花火,年初一早上要晚起一些,叫“焐蚕花”;洞房花烛,要点蚕花蜡烛,嫁妆中更是少不了蚕火、发篓这两样工具;寿终正寝,手里要握一颗茧子,脸上要盖几重丝锦。在蚕桑故里,人与蚕,生死相依。养蚕、缫丝、纺织,一双巧手不辞辛苦,成就了自然的神秘造化。
数千年来,丝绸对中国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开启了公元前二世纪至前一世纪之间世界上的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直至今天,丝绸依然是有着中国气派的生活美学,缥缈如烟又灿若云霞,柔情似水又雍容华贵。而今,这种繁华的蚕桑丝织技艺在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吟唱着人类对美好事物的默契,对开放包容的向往。等待我们去了解、探寻,从陌生到熟知,再到亲身传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