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哪儿听过一句话,大概是说“人的一生中二十岁到三十岁的时候是做选择的时间,而剩下的日子你都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初听时,倒不觉得有什么,可是细细想来,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会经历大学、工作、恋爱、婚姻,剩下的日子似乎就是细水流长,波澜不惊了。
是吗?
应该是吗?
当我们处在二十七八岁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可是过去碌碌二十多年似乎也难以支撑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简历,一份递向向往生活的简历。
在工作不顺心时会问自己“选专业的时候是脑子进水了吗?找工作的时候为什么不努力去更大更好的平台?” 或者“为什么不在刚毕业的时候就转行?”在分手时会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会看上TA?”或者“为什么没有对TA更好一点?”
可无论如何,选择只有一次,没有正确的答案,却有不同的方向。
最近常被提及的词语“同龄人”让人感慨时间和经历给予人之间的差距,羡慕别人的事业有成,羡慕别人的家庭美满,甚至羡慕别人的完美身材。
可是我们都知道,选择不同,方向不同。
通往锦绣前程的道路大多是羊肠小道,甚至会崎岖难行、弯弯折折,你需要丰富自己,坚定信念,抓住机会。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的,但是为什么会失败?因为选择了安逸,不想总是看书,不能坚持健身,不愿迁就别人。
“间歇性发奋图强综合症”,每个长期不甘现状的人似乎都有这个毛病,努力一段时间还是看不到结果时总是很容易放弃的。在这个快餐式的社会,我们似乎希望努力的过程也可以如快餐一样,简单便捷,立竿见影。
所以,从现在开始,不去想“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我会怎样?”而是每天问问自己“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如果连续一周答案都是否定的,就该去想想如何改变,一步一步来,只要心中有方向,脚下的选择始终是正确的。
“Stay hungry,Stay foolish”所以,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充值,为未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