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小怒怒的第1篇原创文章


著名心理学教授陈向一提到:“当我们开始向内看的时候,对自己外在的行为举止和看世界的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向内看指把注意力放到自我的感受和心理活动上,那些我们能察觉到的感受和心理活动称为意识,已经发生但没有达到意识状态的感受和心理活动是潜意识,藏于内心深处。

 弗洛伊德认为探索潜意识的方法是自由联想,自由联想要求说出脑中想到的任何内容。 

记录下自由联想的内容即自由书写。方法很简单,只需每天真诚地写,连续写上十五分钟(手写和打字均可),最好是在早上,其他时间也可以。

书写过程中不修改,不回删,不评价,想到什么写什么,不仅能舒缓情绪,还能帮你看清内在的想法和感受,获得对自我明确的认知。

为什么简单的自由书写有如此大的作用?



1、“书写”激活大脑皮层的书写区和语言区,舒缓身心。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分手了,总是回忆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越想越后悔,渴望回到从前;

跟人吵架输了,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发挥好?再来一次肯定让对方无话可说;

重要的考试考砸了,非常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复习,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 

这就是反刍思维的例子,不断回忆和思考负性事件或负性情绪,像钻了牛角尖一样,无法自拔。

 反刍思维在生活中经常出现,当感到有压力或者情绪不佳时,便会将整个事件的影响在脑中放大,陷入消极情绪的旋涡。

 那要如何面对反刍思维,避免陷入负性事件的漩涡呢?

一个字:写!

两个字:快写!!

三个字:赶紧写!!!

 在《宗教经验种种》提到:当情绪发生时,理性永远退居第二位,大脑会优先处理情绪。 

而人在书写时需要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大脑皮层的书写区和语言区被激活,情绪得到释放。

根据这个原理,遇到负性事件的时候把脑中的所有想法写下来便可以缓解情绪。

 写下来也有助于身体健康。 

情绪分为已发之情和未发之情。

已发之情是已经表达的情绪,因为表达过了,不会造成影响。 

因压力过大积压的未发之情,像是禁锢在内心许久不曾吃到猎物的猛兽,一有时机,便使出浑身解数,露出锋利的爪子。 

心理神经免疫学认为未发之情会影响消化,组织修复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甚至可能引发疼痛和心理疾病。3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自由书写”是释放猛兽的最佳出口。



2、“自由”捕捉潜意识,擦掉虚假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的模糊。 

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认为:人的意识就像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只有一小部分,而在冰山下的绝大部分是潜意识,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想法甚至是命运。 

潜意识隐藏着绝大部分不为人知的潜力,等待被自我挖掘和探索。 

自由书写是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虚假自我和真实自我的界线越来越清晰,呈现出自我的本来的样貌。

 在自由书写的世界里,强调“自由”,不在乎写的内容,想到什么写什么,尽量捕捉脑中的每一个想法,让潜意识自发流动。 

不同于发信息给领导需要字句斟酌,自由书写袒露的是内心真正的想法,只要你不给别人看,别人就永远无法知道你写了什么,不仅对自己真诚,还不用担心他人知道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后的看法。 

在一次次自由书写的过程中,你与自己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你会慢慢看到某些情绪和想法重复出现,“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我想要怎样”……这些答案呼之欲出,具体又实在的想法让你体验到自我认同。 

一旦切确地知道“我是谁”,对自我形成明确的自我认知,便不需要借助外在的评价就能看到自我真实的样貌。 

不花一分钱,每天15分钟的自由书写让你看到自我,找到自我,是再划算不过的事情了。如果你觉得15分钟太长,即使写5分钟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起码平复了自己的情绪。 



稻盛和夫有一句话:“渔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鱼在哪里,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出发,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满载而归。人生很多时候,是选择了才有机会,是相信了才有可能。” 

好话不多说,真正想要改变的人已经开始用行动去检验了,而你还在浪费时间纠结和质疑,谁是渔夫似乎已经明了。 

当你向内看,不断关注自己,探索自己的过程中,看外界的眼光也发生了变化,此时的你还是你,但已不是之前的你。

本文参考资料

1黄鑫《用写作重建自我》第一章

2卫蓝《暗理性》P88-90

3大卫·赛尔旺—施莱伯《每个人的战争: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 第九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