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过去读过有关心理学的书籍中,“接纳”可能是被提的最多的词语之一,通常与之相联系的词还有“觉察”。但每一次看,我都会有新的感觉,并不觉得烦扰,有时候是深入学习,有时候则是适当的提醒:觉察与接纳,以及去觉察“接纳”这种情感—看似极易,实则极难。
接纳是什么?
在心理学中,接纳就是允许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绪,这种思想或情绪或许愉快,也或许痛苦,更或许不健康,也许是抑郁,但仍然可以坦然接受这样的自己存在,让自己心中的一切来去自如。对于自我接纳的程度,目前我接受到最大的认知来自于美国的柯克,他是接纳承诺疗法创始人之一,他认为,即使是痛苦也不一定非要消除掉,人是仍然可以带着痛苦和抑郁好好的生活下去。
而我也十分赞同,在基于充分自我觉察的条件下,人们应该是带着痛苦向前走,因为痛苦这一样东西往往像考试时候的一道难题,赶路的人不可以沉湎在彻底解决难题这件事情上,而应该目光朝向前路,把解决难题这件事姑且随身携带,且行且斟酌。
以上所说的全部都是“自我接纳”,也是《蛤蟆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蛤蟆先生需要解决的自身问题。这一部分在书中通过蛤蟆自童年开始的生活受到父母的影响开始,已有详细的讲解。为何不接纳,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接纳,这一部分苍鹭已经帮蛤蟆打开了一扇方法的小门。
书中,有这样一段蛤蟆与苍鹭的对话: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确切的意思是什么?”
“
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我认为这段话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治疗总结”。
到此为止,蛤蟆已经初步找回一种相对独立,不受他人影响的独立性人格,这种独立可以说可以初步缓解蛤蟆从一开始的心理焦虑感,一定程度的过上愉快的生活。我姑且把这种独立性称之为“自我接纳”,而所谓的共生性则是延展到—接纳他人:可惜苍鹭对于这部分只是一带而过,未做更多讲述,而蛤蟆先生的故事在书中也接近尾声。
直到最近看了蛤蟆先生的前传《柳林风声》,意外捕捉到“接纳他人”这一部分的力量。
这是一部非常优美的童话小故事,可爱至极。读罢书,很强烈地感受到“不评判“的力量。这样的一个童话中,可以看到每种动物的缺点,愚蠢或愚昧,但同样,却根本不想去批判它们。因为它们同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上帝视角看动物,谁说不是也在看这芸芸众生中的自己以及周遭呢?
在这一部小说里,蛤蟆几乎是反面角色,却也正是这样的反面形象,更加强烈的让我感受到接纳的力量:接纳变得极其的困难,我甚至不时的觉察:我可以做到像水鼠,鼹鼠,獾。。。那样的去接纳一个如蛤蟆般的朋友吗??
接纳他人,真真是我们生活里必存的课题,也是我必学的课程。
继续修炼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