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脑洞】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情绪就是底层的操作系统,有的人是iOS,有的人是安卓,大家版本号都还不太一样。
你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上的,一个一个的App。
有人说:“ 学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我们都会有情绪冲动的时候。你陷入爱情了,你被愤怒、被恐惧控制了,就好像手机系统崩溃了,所有的App全废了。——梁宁 产品思考30讲
这些天,重点在学习、思考梁宁老师讲的产品思维。
比如以上这一段,反复听,脑子里会不断回想到这个点。
01
梁宁老师讲,感受、情绪是人的底层系统。情绪可以瞬间引爆、颠覆你的理性认知。那么,了解情绪、感受,利与弊的可能,都在你的运用范围。做产品,做人,了解关系,了解真实世界,无法忽视这一点。
02
“秘密”系列中说,对心想事成的愿望的观想,关键不是你想象的场景,你许的愿望。重点是当下就沉浸在已实现的感受中。
03
听罗胖老师举过一个例子,一位音乐教育家建议,培养孩子听音乐,千万不能用教大人用概念那一套。而是放一段音乐,问孩子是什么颜色,白色还是蓝色的;什么味道,咸的还是甜的。
即一种从感受到感受的学习法。
04
我关注的一位微信圈朋友子木,引领大家阅读,就是特别擅长从感受到感受。那种感染力下,非常吸引人打动人。
然后我醒悟到一件事,从我在猫叔行动营连续22天的文字输出,看出我的写作也是偏理性说教,自然情感流露不足,导致感染力欠缺。很明显的例子是,我得全连最佳文章那天的文字,正好是我一个非常真实、充满激情的一个事件,使得文章更有活力。所以突然明白自己有防备心,信任不够,也就是没有全然打开与接纳,去臣服。而我和子木都非常认同同一个老师的理念,区别在于她调频了,做到了。而我还在封闭状态。
今天,当我想到情绪感受加上阅读,就想到了子木的亲身经历,一下明白其中脉络:她从一个个体,毫无运营经历,到做到5期至少一千人以上的读书会,到千聊等大平台的主动联系,到直接与秋叶老师和猫叔的链接。真诚是道路!
她引用photoreading课程石森久惠老师的一句话,问了一个问题:
“什么样的感觉代表你读完一本书?”
核心词是“感觉”,今天重听她学成后的分享课,这一句瞬间石化我!
【今日三件事】
【目标】及【进度】
001《小狗钱钱》第二篇读后感
进度:完成,上传简书
002成功日记和晨间日记 求反思与记录
进度:完成
003重听一堂photoreading主题分享
进度:仅听了三分之一。结合梁宁老师的情绪是人的底层系统,有收获。情绪加阅读,就等于这位朋友的分享风格,仍在细细体会。
【思考】
001《小狗钱钱》读后感必写,昨天却拖到最后。有畏难和逃避,所以今天先写,或者其他都可以不做,这一项必须完成。重要的事先做。
002我读这书,学理财,又看到写故事的写作技巧了,一是跑偏,二是用这发散思维,用不同角度写。
003读书最重要为了用。
004我是在带孩子的情形下学习,所以时间是不确定的。我必须提高时间使用密度,在有限的确定的时间内完成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