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感觉有点冷清的元宵节。朋友间的元宵节祝福,都祝愿大家节日安康,而不再是平日里的快乐,安安静静的也挺好。
自小时候开始,总感觉春节期间最开心的是元宵节,家里女人们忙着做汤圆(元宵)。其实在上海本地来说,从来没有元宵一说,也没有汤圆的说法,只有分大圆子和小圆子一说。大圆子是有馅的,分肉馅和豆沙馅两种。当时家里的豆沙馅都是奶奶自己炒的,那个香味或许再也闻不到。而小圆子,是没有馅的,就是那种实心的糯米做的小圆子。一般在酒席上吃的那种叫“大西米”,虽然也称之为小圆子,但是总感觉硬邦邦的,没有自己家里做的那种软糯。
在元宵佳节一般都是做大圆子,在糯米粉中倒入一些已经晾凉的稀粥,和成面团,再像包包子那样把肉馅或豆沙馅包入,下锅煮就可以了。煮开后每人盛上几个,轻轻地咬开糯米外皮,就着馅和皮一起在嘴中咀嚼,那菜肉馅的鲜香味和着糯米粉的软糯香甜,在味道在嘴里慢慢从舌尖延伸到咽喉。慢慢地感觉胃部也暖和,吃不了几个就感觉已经饱了。吃不完的,明天可以继续蒸热了吃。有些感觉把那些生的不用水煮,而是一个个垫在用粽叶煎成的绿色坐垫,把一个一个大圆子放在上面,上蒸笼蒸熟,那味道也是别有风味,更加保留了圆子本身的原汁原味。
但自己家里包圆子似乎已经是很久远的日子了,自从工作以后,每逢到了元宵节也无非是到超市里去买现成的“龙凤汤圆”了。有肉馅也有豆沙馅,也不多,买个20-30个,煮一下,没人分几个吃一下就算过了元宵节,或许已经没有小时候那种过节的气氛。但不管怎么样,这个节日的仪式感还得保留着,这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民间称月半大过年。
曾经的庙会,灯会以及曾经的舞龙舞狮,都是儿时美好的回忆。可如今只能在脑海里回忆曾经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情形吧。
晚上电视里的元宵节晚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无观众演出。没有了平日里的欢歌笑语,都是满屏的鼓舞士气。屏幕上暖心的话语,镜头前奋斗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大江南北通情达理的人民,短短一个半小时,我的眼眶总是湿润着,泪水止不住往下流,抽纸一张又一张。内心有一种声音在呐喊,哪来的岁月静好,不就是有无数人在奋力负重前行!!想想他们吧,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妻儿,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这样无私地奉献,为了谁?我们都曾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欢度节日,此时才充分体现你和祖国是那样的不能分割。平常人在家好好的宅着,出门戴口罩,平时多洗手,才能对得起奋斗在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每一年的冬天都会过去,每一年的春天也从不会缺席。待到山花烂漫时,普天同庆也不迟。
2020.2.9晨起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