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故事吧。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少小离家,前途渺茫,心里难免有几分煌恐。他于是先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
老族长正在临帖练字,就随手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前来求救的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来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哀乐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返乡情怯,于是又去拜访那位族长。
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封套来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一半的秘密。拆开封套,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六字箴言是经验的提炼,也是智慧的浓缩。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的真谛是不后悔,不管生命在经历什么。很多人说要为明天而活,其实没有明天,生命只有一个当下,只是一个流淌着的今天。如果你为理想而活,只要注重艰辛之中的愉悦而非等着理想实现才乐就是活在当下了。
你要相信,我们的一生,远比我们想象中要长。
长到足以让我们忘却生命中的很多伤痛,和奋不顾身爱过的那个人。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回望来时的路,无人知晓,我们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了此时。但是,只要我们曾经的每一天,都认真的活在当下,都是生命必须经历的体验,就可以鼓足勇气向前走,因为我们不曾辜负的每一段曾经,都是我们的努力认真过的”当下”,我们曾经的一丝一念,建构了今天的样子,建构了我们的当下。
人其实应该对过去的选择抱以敬畏,如果想到“如果生命重来,在那时那刻你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就无疑是对后悔情绪的一种警醒。无论如何,我们当初的决定也许在当时,已经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最好的抉择。
心理分析认为后悔是一种针对自己的否定,看起来是指向过去的我,本质上是攻击当下的自己。不过在很多时候,后悔也有很积极的意义,经历刻骨铭心的后悔之痛后也许会找到生命中最本质的需要,为未来点亮一盏明灯。
如果你必须离开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要慢慢离开,而要决绝地离开,永不回头。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更好,它们已经消亡了。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中,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
真正的幸福不存在,只存在人们对幸福的不同解释。但内心的幸福是存在的,这种幸福实际上是对自己的态度,你首先要有感受幸福的能力,获得这种能力的前提是有良好的自我认同,对现实的满足感、对生活没有过高期待。
记忆是一个很不可靠的东西,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对过去的记忆都是当下的一种重构,而不是既往真实的再现。当下的情绪引发我们的感受使既往曾经体验过的类似感受活化,并由言语组织成为回忆。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活在当下,不纠结于过去,不痴迷于未来,就在今天,为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为我们的决定埋单。活在当下不仅仅是为了放下过去,更是为了轻装前行,活成自己一直在努力、一直殷殷期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