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最不愿意承认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
放学时,只要往幼儿园门口一站,就知道3岁的小朋友已经报了多少兴趣班:舞蹈、跆拳道、画画、英语、围棋、演讲……
甚至都不用等到幼儿园,从小朋友会走路,1岁开始,爸爸妈妈就已经开始陪着孩子上早教班,开发大脑,拓展思维……
美名其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01
父母无法忍受自己的普通,便以此强迫孩子。
郑渊洁在自己的作品《父与子》中形象地写道:
在我们这儿,不是你是什么就得生什么,而是逢什么年生什么。比如去年,不管你是羊还是兔还是马,生的孩子都是狗。狗的爸爸妈妈也不一定是狗,可能是兔子。
……
我们这儿有的爸爸可不这样,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拿我的邻居牛来说吧,他的儿子是一条蛇,他怎么看儿子怎么不顺眼,整天对儿子吹胡子瞪眼。我问他为什么虐待亲生儿子,他说,他的儿子应该是只虎,起码也得是头牛。他的儿子真不幸,摊上了这样的爸爸。
摊上这样的父母,确实是孩子的不幸。
儿童自身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在每个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我们不能把蛇变成牛,揠苗助长,大水漫灌,只会适得其反。
想让自家孩子,变成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跟风报班,不是高压政策,不是逼迫孩子背古诗学汉字,而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给他爱和温暖。他是花就长成花,他是树就长成树,只有在细心呵护和陪伴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才会拥有丰盈的内心。
如果想让孩子变得不普通,不平凡,唯一的方法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02
不愿意承认孩子的普通,源于父母对未来的焦虑。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不普通的孩子。
一直很火,今年尤其火的主持人董卿,在谈到父亲的“魔鬼教育法”时潸然泪下。
父亲对她极其严厉,不让照镜子,不能穿新衣,必须背诵古诗词,15岁出去打工……
正是父亲的严厉成就了今天的董卿。
但是试想一下,全国有多少个董卿?
即使完全照搬,就能培养“第二个董卿”?
退一万步讲,即使成为了“第二个董卿”,又有什么意义?
试问,哪个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复制品?
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第一个晨晨,第一个乐乐,第一个欢欢,第一个多多,第一个圆圆……
不要把自己对未来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未来的世界确实技多不压身,但是是什么技,父母未必能看得清。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马拉松,孩子的也不例外。
03
推己及人,接纳孩子的平凡。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经讲述过这样的事情。
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在和家长的联络簿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 儿子回到家里,母亲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吴念真赶紧把老婆拉到厨房,问:“你原来读书的时候,数学有没有很好啊?” 老婆回答说:“很烂!” 吴念真说:“我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然后吴念真和老婆很认真严肃地谈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现在的孩子,压力比起父辈,更大。
他们有他们的苦恼,父母能做到理解和陪伴就已经非常不易。
自己是个平凡人,就接受孩子也平凡的事实吧。
今天,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 我们家的这个宝贝也是个平凡人啊!
虽然TA是个平凡人,但还是我们的宝贝啊!
如果宝贝还喜欢画画,喜欢跳舞,喜欢游泳,喜欢下棋,喜欢了一些可以帮助他抵御未来滚滚红尘的事情,我们是不是会更加欣喜万千?
最后,附一首父母都应该记住的诗,来自纪伯伦: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对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儿女。
他们通过你而来,但并非源自于你。
他们与你相伴,但是并不属于你。
你只能给他们你的爱,但是给不了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
你只能圈囿他们的身体而非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寓居在明天的住所中,
而那是非你所能观览的地方,
甚至不在你的梦中。
你可以尽力去模仿他们,但是不要指望他们会和你相像。
因为生活不会回头,也不会在昨日逗留。
你是弓,而你的孩子是从上面射发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手看到了无尽路上的靶标,于是他用神力将你扯满,让他的箭疾驰远射。
你应在射手的掌中感到欢欣;
因为他爱飞去的箭矢,他也喜爱静存于掌中的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