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三章。
第三章主题是“如何开启治疗工作”,探讨家庭治疗在何时介入为宜,但其实纵观整个章节内容,也没有哪部分直接对这个问题给出答案。其实整本书的风格好像都是如此,需要读者自己去带着自己的思考来寻找答案,既然这样,那只能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去看这本书。
比如,关于自杀倾向的青少年的评估,很有价值的是,在首次家庭危机会面中,需要注意哪三个部分:
首先是了解青少年自杀的意图,他为什么选择自杀。
其次是观察家庭成员的态度,他们是否接受家中青少年对自杀行为的解释,更准切地说是家庭成员是否重视青少年的自杀,态度是支持还是重视?
第三是了解家庭中是否有其他的丧失事件,其实这里个人觉得不只了解家庭还要了解最近新闻和社会也上是否有透漏出自杀的例子。
再比如未来对于青少年的意义,这里需要注意询问的方式,“等在你面前的是什么?”。
还有定义“为何是现在”,现在来咨询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