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明天冬至,我包下糕了,来吃吧,”家乡过冬至糕是必吃的。每每大姐用这美味来诱惑我,我是很难抵制的,还没吃,想想,就已经口舌生津,满嘴琼浆玉食的感觉了。
谈到面食,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山西,山西面食是中国之根。如果来山西旅游不尝尝面食,就等于没到山西,面食也就成了山西的代名词了。
山西面食有着悠久的历史,用它特有的方式养育了三晋大地的子子孙孙们,就这样源远流长。
山西人如果几天不吃吃面,就像丢了魂似的,只有大快朵颐地吃上那么一碗,满意地咂巴咂巴嘴,大汗淋漓,这才叫爽,不亚于吃什么山珍海味。舌尖上的这份味蕾,才让人们倍感脚踏实地。
面食最具特色的就数晋中了,晋中里能汇聚各家之特点,做到极致就算我的家乡和顺了。
和顺 面食种类之繁多,是它选择了和顺,还是和顺人成就了面食?
和顺地处偏远山区,气候比较寒冷,由于这些自然因素,和顺多以种植各种小农作物为主,荞麦、莜麦、谷子、玉米、黄豆、黑豆、绿豆、高粱、黍等,是它选择了和顺。和顺交通谈不上四通八达,至如今也没有火车贯通,人们自给自足,把这些五谷杂粮变着花样儿做,这样,是和顺人们成就了面食。
在那小麦、大米奇缺,蔬菜单一的年代里,和顺人们就尽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把杂粮做到了极致。
荞麦,分为苦荞麦和甜荞麦两种,苦荞麦性热,甜荞麦性寒,但做法一样。一碗荞面河捞再加上凉的酸菜汤,那自是酸爽,清纯。荞面猫耳朵,再窝个荷包蛋,那是接待客人的最好饭食。荞面饺子,里面包上土豆丁,吃时浇上辣辣的调和汤,让人回味无穷。
荞面凉粉,不同于大同凉粉,大同凉粉只有凉爽的感觉,而荞面凉粉则多了许多香、劲在里面,它的制作过程很是复杂。作为和顺人,至今我都不曾做过。后来人们就简化了制作过程,就产生了荞面灌肠,真是一面百样吃呀!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忙活一天,做凉粉、包糕,用黏糕代替了粽子。端午节的糕和凉粉,那可是人们向往已久的美食了,只有吃了它们,才能感觉夏的真正来临,那凉爽的汤喝上一口,所有的烦热都烟消云散了。时至今日,还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
到端午节这天,这两样吃的勾着人们的魂,就成了外面人们回去的期盼了。
荞面有它的清爽,莜面就又是一番风味了。
莜面最是香了,一股热水泼下去,就香气四溢,吃在口里也名副其实,做法也是多样。
有大家都不陌生的莜面栲栳、莜面鱼鱼、莜面条。除这些,和顺人尽情绽放他们的手艺。有莜面卷卷,里面卷上土豆擦的丝,吃时要配上辣调和。有莜面焖疙瘩,做法和焖面差不多,但吃在嘴里那可是千差万别了,一句话:香得很了!还有莜面拨烂子、莜面糊duo、莜面握猴等等。
地位最高的就算莜面饺子了,它是过年餐桌上必备的美食。在和顺,如果过年没吃莜面饺子,就等于没过年。
莜面饺子地位之高,不仅仅在于它的味美,更在于它的制作过程。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了,至少需要三人合作。莜面比较娇气,在擀皮之前,必须要用力地揉它,收回它的傲慢,在擀时皮的边缘才不会破裂。擀皮需要行家,不像白面那样好做弄,没点功夫,擀的皮就会四分五裂。包也有讲究了,由于它本身的特点,脆、不粘手,包时,合成半圆形后,需要把边儿搓成小花边。里面包的馅儿也有讲究,只有配上萝卜丝才能映衬出莜面的香来。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莜面难消化,配以萝卜丝就可以敞开肚儿地吃了。
配的调和也很讲究了,粉条、豆芽、海带、烧肉,豆腐,一样都不能少。豆腐最挑剔了,必须是自家做的纯正的卤水豆腐,这样才有味、有筋骨、有嚼头。如果豆腐选的不对,这顿饭味道就失去了它一大半的功效。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也曾做过莜面饺子,可就是做不出来那调和的味道。现在多以大米白面为主,家乡的味道也就少了许多,可骨子里却常常牵挂着那曾经的味道。
玉米,现在人们最多吃的就是玉米糊糊,什么玉米河捞、玉米疙瘩、玉米窝窝都很少问津了。
做玉米河捞,离不开榆皮面,榆皮面是榆树的皮加工而成,放在细玉米面里是为了增加它的柔软性,这样在压河捞时,面才不会断。我特感慨,人们是怎样发明了这样组合的。
让我更佩服的就是每天早上吃的撒面粥了。里面可放的东西不少了,南瓜、土豆、红薯、胡萝卜,小米,等它们煮的很烂时,再把玉米面洒进去,再许多煮一会儿,才能熬出它的香味来。土豆条和酸菜稍微煮一会儿,出锅时洒上葱花和辣椒面,就成了最好的下饭菜。
每次回老家,早上最想吃的就是它了,孩子跟着也喜欢吃它。
记得有一年回去,二嫂每天早上早早起来就忙活上做它了,赖床的儿子,一听撒面粥做好了,一骨碌就爬起来,就跑去吃了。每次战果喜人,一碗撒面粥不一会就消灭了。
家乡晚上吃的多的就是黄豆面和绿豆面了,这两样饭是离不开酸菜的,所以,每年秋天,每家每户都会腌制一瓮酸菜,一吃就是好几个月。
在我记事起,在村里很少看见胖的人,都很苗条、净干。是这些粮食养育人们健康的体魄。
白面的做法就更多了,最具特点的就是拉面了,和面时必须多一样东西——碱面,一方面有了它面好拉,一方面吃起来香,有筋骨。在和顺,如果每天让你吃一顿都可以,是吃不腻的,功臣就归于碱面了。
拉拉面有两种拉法,一种就是一根一根地拉,这比较适合女人干;一种是把面,那可是个力气活,面团在男人手里经过拉、绕,细如发丝的条儿就如瀑布般哗啦啦往下流淌,看着就是一种享受,吃起来滑溜,柔中带着骨,有劲的很。
每次回到县城,一定先找家拉面馆饱吃一顿。味蕾的满足,才感觉真正回来家乡了。
现在人们地里种植的玉米比较多,那些小作物少了许多,只要种植够吃的就行。如果孩子们在外面工作、成家的,村里大人是一定多种点的,就是为了孩子们有个希望。这些粮食就是和顺人的根,串联起了亲情、思乡情,虽远在异乡,可人们的魂儿却在养育自己的那片热土上。
无论你是锦衣玉食,还是箪食瓢浆,面食,是烙在山西人,更是和顺人灵魂上的坐标系。熟悉的味道,能在一瞬间将你拉回到这个充满烟火气的人间来,一口,你便知自己身在何处,而该回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