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情况下,过去的日子并不见得有多么美好,只是我们在回忆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美化一番。人的记忆力确实是十分不可靠的,可就像电影《小鬼当家》中的一句台词:也许,没有人会主动忘记什么,可能只是他们太忙了而已。
所以,每当我要写点关于过去的事情的时候,我总会有点迟疑,甚至是有点担心我的过去可能并不是这样。谁知道呢?
刚挂断我高中同桌的来电,手机显示还有百分之六的电量,索性就一口气码完这段谈不上回忆的文字。现在想想,姓李名亚雄的同桌,他善良温暖,阳光坦诚。另有一些朋友,也曾十分欺负地称他为各种熊。我倒没有这种恶趣味,一直喊他本名。
高二文理分科,在调整座位的时候,我俩便很巧的互为同桌了。可能距离真的有助于产生交集,甚至是废话,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和他的废话就明显的多于其他同学的了,所谓同桌就是同桌,马上就熟悉的不得了。
他字儿写的挺漂亮,数学也比我好,而我的英文估计比他稍微好点,所以得不到的就开始骚动了,我总是想搞明白怎么弄才能把数学突破及格,他大多数时候则困扰在英语上面。后来得知他的童年历程,简直就是模范级别的,如果小时候老妈一边揍你,一边扯着你的耳朵对你说:也不像别人家的那个谁谁学学……嗯,大概就是这种场景了。同桌当然就属于别人家那个谁谁了,一直被引为榜样的那种。
所以他就一路很乖的从小学逐渐蹦跶到了高中,让我唯一感到惊讶的事情是他怎么就一直如此乖巧,也没有个叛逆期啥的,至于青春期有没有我就不更知道了,反正脸上从来也不出现痘痘。如果说这种乖是装的话,那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我还是愿意相信他确实一直是这么乖,从不给任何人惹麻烦,就算有点麻烦,也全是针对自己的,比如说打球的时候自己摔自己呀啥的,反正就是宁肯废了自己,也绝不伤着别人的那种。
高中的时候,排队充饭卡挺麻烦的,可食堂吃饭又必须用卡,但自从有了新同桌我也就不怎么带饭卡了,反正我总是丢三落四的,饭卡也不想补办了,没了就没了吧。早餐之类的都刷他的,然后我再给现金,现在想想,我可真是能懒到骨髓啊。
记得有一次,我俩突然就吵起来了,具体啥事也早忘了,反正就是不开心了,那个时候可真是逗啊,当时竟然会有卧槽,老子不跟你玩了,爱咋咋滴的豪迈和威武雄壮感,哈哈哈,反正就有了再也不要和旁边这种人说话了的坚定想法,遗憾的是该想法就持续了不到12个小时,第二天早自习前,天还蒙蒙亮,我一贯都是先跑步再去食堂吃早餐。嗯哼,跑步的时候感觉有点不对劲,今天好像没卡,正嘀咕着慢跑的时候,他从我身后跑了过来,把卡甩我手里就继续跑自己的去了,还很傲娇的在那嘚瑟着跑圈儿。
我岂是这种毫无寡廉鲜耻和没有一点原则的人……嘿嘿,我还真的是,生气归生气,饭当然照吃不误,哈哈哈哈,真为我健康的三观感到骄傲。
后来再提起这段事的时候,他肯定会一脸无辜的说:有么?我们吵过么?我怎么不知道……
同桌对自己的要求总是奇高,也异常勤奋,经常把自己鼓捣的干干净净的,属于那种对生活品质有极高讲究但又总觉得自己不怎么讲究的人,所以我经常就因为这个说他,总是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想干啥呀?
至于各自的感情问题,就像同班另一个女孩子评价道的:你们俩就像块木头一样……言外之意是,好自为之吧,可以注孤身了。后来,我也仔细的分析过这个问题,高中时代没有女票,除了长得怂之外,无非就是不够坏。当然我属于前一种情况,他则属于后一种情况。谈到单身的原因的时候,同桌总是一脸无辜,顾左右而言他。唯一他能做的稍微坏点的事,无非就是故意大声唱几句,以十分跑调的节奏打扰下前排的清净,而这,就算是在十分纯真的年代也根本谈不上什么骚扰。那个时候的他,听别人讲几个荤段子都能小脸一红的人,还能指望他做点神马?
转眼间,都各自去了大学,然后会时常的接到他的电话,聊一聊各自的近况。可能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总是潜移默化的,我后来也会变得偶尔注意下自己的衣着,尽量让自己保持整洁干净,哪怕是那么一小会儿,尽管我还是很懒。当然,也据他交代,他慢慢的喜欢读点与考试无关的闲书也是被我给害的。
毕业之后,他选择了铁路局,最近正在经受各种专业的培训,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刚被评为优秀学员,这就好像风平浪静的生活突然来了点波澜,虽然他远在哈密,我还是能感受到他那种穷开心的劲头,就像他说的:我还是想着,不管做点什么,都给它尽力的做好了……他还代表新入职的成员去台上做汇报,洋洋洒洒的自己胡乱琢磨了一页A4纸长度的发言稿,尽管写点东西对他来说还是比较艰难的,他的想法总是不能流畅的以文字的形式跑出来,很难想象木讷而又认真,熟人面前癫痫,陌生人面前瘫痪的他是怎么完成这项工作的。他说他还是有点紧张,不过读了一会后又好多了,说是想起了十分不要脸的我,觉得他也不能在人多的时候显得太怂。
我看了下那篇发言稿,文末是他的个性签名:火车的一头是牵挂,一头是远方。这让我想起了年后他踏上西行的列车离开的时候,我也写下类似的句子:你能到达的地方,都不叫远方。来送他走向新疆,走向他全新的工作岗位。前些日子,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谈关于朋友的一个视频在网上挺热,我把链接顺手发给了他,他回了句:早就看过了,说的还挺像咱俩的……
没有什么功利之用,但想起来又觉得温暖开心,这就是朋友吧。
某次回家的时候,我把一堆书全交给了他,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看的进去。刚刚毕业的日子,真的像极了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心中有着太多的憧憬和渴望,就像许岑说的,对于我们,全是未来。
他还是那样一如既往的认真善良,对各种东西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也有着不可阻挡的上进心,我十分乐于看到他慢慢的活出了他所喜欢的样子。
来到这个世界,我们都是一不小心的,愿我们能在时间的激流中,成为一个善良温暖的人,就如你这般的善良和温暖。
(写于3月17号凌晨,改于18号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