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但自从姐姐跟我说,哪怕你这一辈子只遇到一个坏人,你的人生也可能就因此改写了。
于是上大学之前就在祈祷,宿舍的舍友一定要好相处呀,害怕遇到那些新闻中曾经提到的“狠毒”舍友。之前教导主任跟我们说,你们大学的这四年里,都会住在一起,所以有什么摩擦,说出来,解决掉,不要放在心里,膈应自己。为了增加说服力,教导主任还讲了一个小故事。
之前有位学长,大三的时候硬是要换宿舍,问原因才知道原来他想早点睡觉,但是舍友通常熄灯半小时后才会去洗漱,他觉得两年了,他真的是受不住了。
叫来舍友之后,舍友就拍了一下学长的肩膀,说到:兄弟对不住啊,我之前不知道,你一直没说,今晚就早睡。再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别换宿舍了。
没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很多时候,一句对不起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道歉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道歉都可以得到原谅。有些事情已经超过道歉可以解决的范畴,上升到人性问题时,道歉是冒犯他人者认错的虔诚,被冒犯者可以不接受道歉。
如果自己想要跟别人道歉,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可以参考一下《道歉的力量》。这本书的作者艾伦·拉扎尔是国际知名的道歉学专家,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沃斯特分校名誉校长兼医学院名誉院长,精神病学教授。
美国作家艾伦·拉扎尔的《道歉的力量》中通过分析各种真是的道歉案例指出:我们为什么要道歉,又该如何去道歉,道歉有什么意义。有时候心里会想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伤害已经造成了,道歉又有什么用呢?但是等不来对方道歉的时候,自己的心里又老觉得憋屈。其实仔细想想,就是想要等一个道歉而已,没有那么多过不去的事情,事情过后虽然会觉得失去了朋友,但也不想多出来一个仇人。
01
为什么要道歉
艾伦·拉扎尔的《道歉的力量》这里的道歉不是无原则的,既然道歉可以解决,,那么久证明事儿不大,大家都可以消化。对于被冒犯的人,当时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羞辱,对于朋友之间的安全感大家也消失殆尽,当迟迟等不来对方的道歉时,会变得愤怒,憎恨伤害自己的人,甚至想要去报复。
而冒犯他人的人,当然前提是这个人还是有良知的。当TA冒犯他人是,或许害怕自己当下的道歉换来的是对方的恶语相向,自己心里愧疚、自责懊悔,但是又害怕自己的道歉后遭到朋友的遗弃,或是冷言冷语的处罚。又或者只是当时一时愤怒,冲昏了自己的头脑,不想败下阵来,做了对朋友有伤害的事情。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则会错综复杂些,对于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应尊重历史,对便是对错边试错,现在是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共处地球村,追求双赢。但是对于历史问题还是要理智、正确合理的去看待,当年做的不对的,该道歉的便道歉,尤其是那些在战争中饱受折磨的人。电影《二十二》中的人,便应该获得道歉,哪怕是迟来的道歉……
02
怎样道歉
艾伦·拉扎尔的《道歉的力量》中讲到道歉的四部曲:认错、自责、解释、补偿。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若想要诚挚的道歉,得到对方的原谅这四点就必须做全了。
认错
在很多时候,我们是知错但不想认错,总是会想着自己认错了,岂不是低人一等了,他会不会就此看不起我呢?于是在认错的时候,便会自动的把自己的错误减少些,把自己所造成的伤害在自己的心里自动降低。减少自己的责任,模糊焦点,常见的一句话便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这句话给人的潜台词好像是:伤害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伤害已经造成了,我也知道错了,你还想要我怎样?
伤害了谁就去向谁道歉。记得之前读书的时候,有个老师说我们班的一个同学,上课不好好听课,不知怎的就提到这些不计划生育的家庭,家长都是些鼠目寸光的人。这下子我们班便炸了,当时计划生育抓的紧,但我们班里的同学却大多都不是独生子女,对于这个老师讲的话气极了,虽然害怕但是还是跟老师说,要她道歉。当时老师看我们众怒难平,便说,我不该说你们的家长的,都是我的错,如果给大家造成了伤害,不要介意,我不是那么想的。
其实老师应该向那位同学道歉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愤怒”,她面对全班同学道歉了,却没有向那位同学致歉。她并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对,她只是想要安抚大家,她的道歉并不走心,而我们也并不买账。
自责
当人犯错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自责、后悔,有时会因为伤害到他人而感觉到很羞耻。这时我们就会在心中暗暗的下决心,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作者艾伦·拉扎尔也说“自责的一个有益结果就是自制,即决心克制或避免将来重蹈覆辙”。
那么如果缺少自责,则会有再犯的风险,也削弱了道歉的价值,这样的道歉也是不真诚的。狂妄的态度便证明还未认识到错误,目空一切的道歉没有任何的意义,还会起相反的效果。
解释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听的不止是一句对不起,而是这对不起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让你做出这样伤害我的事情。是想要故意针对我,还是当时你也不想那样做,一时失去了理智,伤害只是一个意外,今后不会再次发生。
在这里请注意,解释并不是让你找借口,而是把当时的情况自己的想法解释给对方听。或许在哪之前你遇到了一件特别烦心的事情,或许是早上迟到而导致全勤奖泡汤而不开心,但是你做出的对朋友有伤害的事情还是要负责任的,那是你应该承担的。而不是在解释完自己的原因之后,凉凉的说一句:“你该不会生气了吧?”受到伤害,生气不是挺正常的吗?
补偿
艾伦·拉扎尔的《道歉的力量》中指出:补偿是某些道歉的主要特征,因为它们能完全弥补损失。补偿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自己对错误的认知,对方可能不会真的要你赔偿,但是你要有这个心,没有这个举动就证明自己还是没有打心底里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
我其实不讨厌小孩子,感觉他们挺可爱的,那种纯真真的是很惹人爱的。但是自从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打破了我的存钱罐,我便没那么欢迎他来我家做客了。但是真正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是他的妈妈,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摔碎我的存钱罐的时候,先对她的孩子进行了一番批评教育,然后转过头来跟我说对不起啊什么的。我当时还在想如果人家硬是要提出陪我存钱罐,我改怎么拒绝,结果人家根本就没有提这回事儿。就连那些碎片都是我自己打扫的,因为害怕伤到自己的孩子,就跟着孩子到另一个屋了。
事后妈妈跟我说,小男孩儿比较皮,以后不让他来你的房间乱动你的东西就好了。我小时候在别人家碰倒花瓶,老妈便给人家买了个模样差不太多的陪给对方。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我不小心给你造成了损失,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了事的,赔上损失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赔钱也不是万能的,有时候金钱就相当于是变相的侮辱。这个取决于被冒犯者内心渴求的道歉方式和冒犯他人者在提出赔偿时的态度。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一个恶毒的人,傲慢的拿着一笔巨款,然后拽的二五八万似的,跟那个被冒犯者说:这是赔给你的,不就是想要钱么!然后再吧啦吧啦说一大堆,惹的被冒犯者气的半死。
03
道歉的意义
道歉不是万能的,有些伤害既已造成很难恢复原来的模样。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摩擦还是可以通过道歉来缓解的。或许是为了之后团队合作时的和谐,也或许是为了彼此的友谊,又或者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好过些,证明自己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人。
那些在人生路上因为转弯时的离心力而离开自己的朋友,想想离心力或许没有那么大,是自己的原因,导致向心力不够,从此便成了陌路。
因为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性格和习惯等的不同可能会给我们的相处带来摩擦,学会道歉,让彼此变的更加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