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幽微的人性》,胆战心惊。因为现在犯罪者有不少是青少年。李玫瑾教授提到青少年犯罪者都与幼年的生活经历有关,与童年时是否感受到爱有关。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心理抚养”。
导师说过父母至少在孩子七岁前都陪在孩子身边。李教授也提及。《如何给孩子读绘本》里的松居直老师说过,幼年有过给人温柔以待的感觉,长大了也会对社会多一些善良。
多少父母为了生计早早的离开孩子外出工作……孩子有父母,他们却不在身边。想起一个学生“父亲对我来说只是移动的提款机,”无奈心酸。一朋友说:“现在回来都感觉孩子不太听自己的话,只黏着爷爷奶奶。”他有隐约的担忧。在《小欢喜》中,区长夫妇在孩子高三回来陪伴孩子,也是经历了一番艰辛的努力(修复关系比电视剧演的要难得多),一学生说“爸爸在家的这些天,我下楼吃饭的次数不够一个手指头的数”,原因是避免两人相见。(了解后很是神伤)
我们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精神却缺乏与之的链接。不过现在疫情给我们创造了条件,让我们父母孩子有了较亲密的接触。一学生说“每天起床都能看到饭桌上的可口饭菜,感觉很幸福”。幸福在点滴的生活里。趁此机会跟孩子创造一些美好的回忆,存储些“心理抚养”的养料。
一朋友陪娃儿废物(纸箱)利用做了恐龙,闺蜜陪娃做了滑滑梯(纸箱),不少朋友带着孩子读经典,下厨房,玩积木,做亲子游戏……
昨晚第一次在睡前给孩子唱歌,那场面自己都感动,觉得温暖!搞笑的是娃儿没哄睡,倒把大的爸爸给哄睡了。读经典,孩子跑过来冷不丁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你感受到爱了吗?”555~瞬间被他萌哭。饭桌上一家人用“比如说”玩游戏也很开心……
陪孩子成长是幸福,幸福感受在心里,多创造些幸福体验吧!我们在给予孩子物质的同时也注意“心理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