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工具是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东西,熟悉是因为我们天天都在用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可能不知道它的“成长”过程。
通讯工具的“成长”过程
远古时期
肢体语言
在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统一语言,比如一个人说“我想吃东西”,但另一个人可能会理解成“我想盖房子”。所以当时就只能用肢体语言了。
传话
这大概是新石器时代了,这个时候大部分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个人都能让别人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想法,但远程的就得传话了。但传的人多了又容易传错。不信,你可以叫上7~15个人来传,对的机率就会很小,而且这样也不保密。因为一条绝密的消息这么一传,就弄得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都知道了。
近代
飞鸽传信
飞鸽传书大约是在秦朝末年出现的。当时人们出远门都带一只鸽子,有什么事就写一张纸条,然后绑在鸽子腿上并让鸽子飞回去。但这样不保证送到,毕竟鸽子也会迷路。
驿站
驿站就有点像现在的邮局。这样保密性强,但非常慢,因为远的地方就得经过好几个驿站才可以到。再就是发生战争的时候费用会变高,毕竟马都派到战场了。
现代
座机+老式手机老式手机+电报
这三个通讯工具对于之前的都是很便捷的了,但还是麻烦。就像电报,打好还得找个人翻译。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就是我们现在用的了,目前已经占据了主要市场。有的手机品牌已经开使生产iPad了,比如说苹果和华为。通讯方式也从书信转到了微信,QQ。
通讯方式的改变有利有弊,“利”是因为我们可以在中国跟美国的朋友交流,而且对方就像在我们对面一样;“弊”是因为现在大部分人都沉迷了网络,很少有时间(甚至没有)能拿起一本书来读。所以电子产品(也就是现代通讯工具)用好了就会让自己进步许多。但如果用不好,就得让自己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