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全力以赴的姿势战斗士们醒醒吧,不紧不慢才是奋斗的正确姿势!

文/一迦之言

1

全力以赴。

很多时候是我们喊的口号。当然也会有人为了一个短期目标去排除万难去实现。听起来特别豪迈,可是很多全力以赴地付出,并没有得到期望中的结果。

当一件事情没做成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考虑的是:我做的还不够,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下一次我再多付出一些,我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

可是,几次下来,发现事情总是跟自己的想象有些距离。

我的一个同事,在我看来特别聪明,有两点:第一,她能见得别人的好,第二,她分得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能做到这两点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

去年考研没能过线,今年考了一个不错的分数。妥妥的进复试,而且看起来应该没什么悬念。最近,特别勤奋地在看书。

当然每一个离成功仅仅一步距离的人都应该要抓住机会。所以,即使平时看起来她一副懒散的样子,在这件事上也不含糊。

这就是典型的拎的清。把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2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踩单车沿着一个湖环行一圈,如果不看风景,只是双腿拼命地蹬车,用时43分钟。这样骑行一周,他的体验非常糟糕,感觉人无法呼吸,双腿也抬不起来,总而言之,就是累瘫了。

进行了几次,基本都在43分钟左右,没有太大的差别。

有一次,他突然觉得这样的骑行似乎没有意义,他决定按照正常的速度,放平心态环行一周,一路上还可以看看湖边的风景,到达终点时,看了下时间,他惊呆了,用时45分钟。

他觉得这怎么可能?

仅仅只差2分钟而已。他又试了几次,结果也很接近。

他得出一个结论:其实所谓的全力以赴和正常发挥之间的距离比我们想象中的小的多。

3

全力以赴的结果并不会明显好过正常发挥。

可是全力以赴的人,无论是压力还是感受上都觉得自己比平时付出的更多。面对差不多的结果,那些全力以赴的人会觉得不太公平,毕竟自己看起来别别人更努力,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自己怎么样也得比隔壁那个懒懒散散的家伙有个好结果吧?

而事实上,不一定。

对一个目标抱着全力以赴,拼死一搏的人,在结束一个目标后,会感到更加疲惫,在进入下一个目标的时候,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过度。

因此,久而久之,看起来做事很拼的人反而得不到太大的效果。

到最后,就只能给自己扣一个天资不够的帽子。其实,还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

4

今天的伯凡日知录里,提到“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

现在人们越来越忙,总想有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所以要讲究效率,尽可能将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就连睡觉时间也在尽量压缩,这样不仅不健康,反而给自己一种“我已经竭尽全力”了的错觉,明明管理时间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最终只知道要让自己忙,却不知道这么忙到底要干些什么。

而聚焦于“精力管理”的人,不会浪费自己的一丁点精力。在动物世界也是如此,熊会冬眠,老鹰抓到老鼠会升空然后将其摔死,而不是跟它玩猫和老鼠的游戏,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尽量节约自己的精力。

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注意力,都是我们非常珍贵的资源。我们要节约,但是并非将生活安排地越满,我们的效率就会越高。

另外一方面,罗胖说过,一方面要节约时间,另一方面还要将节约下来的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很多人都在提倡早起,在通过各种方法来管理时间,可是5点起床后如果无所事事那还不如让自己好好休息。

我们需要的不是节约时间的表象,而是如何将我们的生活安排的更加从容。

我们不需要把自己一直放在“全力以赴”的炉子上烤着,因为这样只能给自己徒增紧张的感觉,更应该让自己悠然自得地将生活和工作安排好,不紧不慢地过好这一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