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刚从学校毕业,进入了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刚踏入职场,很多工作上的事情不懂,职场的规则更是一窍不通,想要向入职早的同事请教,可总是被敷衍了事。小华想想也正常,处在竞争的职场中,别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哪能随便告诉自己。
于是,小华在网上学习各种运营类、个人成长、沟通的课程,线下参加拆书帮、行动派各类社群的活动,还有大咖们线下的分享。
在一次大咖的线下分享中,小华碰到了一位某互联网公司运营总监王总,王总的名声在业内很响,小华既激动又忐忑,想着这么难得的机会,该怎么和王总介绍自己,请教运营中的问题呢?
在活动休息时,小华终于鼓足勇气,向王总打了招呼,说到:“王总好,我是XX公司做运营的小华,见到您真的很激动,您也来听XX的报告了?”
王总寒暄了一下:“你好,小华,很高兴认识你,你这么年轻,已经开始接触大咖们的思想,前途无量啊,加油。”
小华心里美滋滋的,说到:“谢谢王总鼓励,我会努力的,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一下,您是怎么当上总监的呢?”
王总有些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说到:“嗯,这个问题说起来就话长了,不过,我相信,以你这么努力,以后一定会当上总监的。”完后,摆了一下手,去洗手间去了。
小华被王总的话深受鼓舞。可回去后,细想,没从王总那里问到运营的武功秘籍,不免有些遗憾。
你是否也遇到过小华的情况?本来遇到了一位大咖,想要“勾搭”一下,结果,问了一个问题后,就没有然后了。
怎么和陌生人深谈,更好地协作?
怎么和大咖聊起来获得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正如那句话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手指路"。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和陌生人聊天时,最开始的谈话经常是从问题开始。“你是做什么的?”、“你是哪的人?”、“你也来听报告的吧?”。
问题可以指定范围,询问意见,这样也容易让别人知道怎么回答。在与别人沟通中,沟通的内容往往是问题引出来的,有问才能答。
也就是说,提出好的问题让对方愿意聊,是整个沟通过程是否顺畅的前提和关键。
沟通中的技巧:倾听、气氛控制、推动等是让沟通过程顺利进行,而提问则是让沟通有方向、有深度、有价值。
最近,我读到的日本作家斋藤孝,写的一本书《如何有效提问》,就是告诉人们如何通过提问,让你和初次见面的人3分钟内进入深谈,让你从大咖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让你知道对方的实力。
先明确一下提问的定义:
日本作家斋藤孝《如何有效提问》中的提问,不是老师问学生的那种问题,单向确认有普遍的标准答案的,而是指沟通过程中(双向互动深入交谈)的提问。
作者所说的“提问能力”也不同于心理咨询中的提问能力。
心理咨询中用到的提问和沟通技巧,更多的是被动的一种方式,来访者说,你用3F倾听技巧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有时扮演的很可能是一个树洞的角色。
作者提到的提问能力,是通过提问这一积极行为来深入对等交谈,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更好地反馈对方,更好地沟通。
作者认为“沟通的秘诀在于提问的能力。”如果懂得提出好问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沟通。
一说到提问,那些场景记忆犹新:
老师上完一节课,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领导开会,布置完任务,问下面的人,有什么问题没?全场静的可怕,大家哪敢有什么疑问,生怕还有什么事。
我们习惯了回答问题,提问题的能力却慢慢退化了,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提问题?更别说提出好的问题让别人回答,和别人沟通。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除了常见的好像很无聊的问题外,到底什么问题是好的问题,别人愿意回答的问题呢?
书中提到了好的问题是那些“具体且本质的问题”。
我喜欢利用“坐标轴思考法”,许多事情皆可用它来整理。从这个观念来整理“提问能力”,就会相当清楚易懂。用坐标轴来表示基本的控制方式后,首先如同第一章所提及的,优秀的问题的关键是“具体且本质”。那么不优秀的题目是怎么样的,利用坐标轴就一目了然了。
例如:若干年前,某电视台街坊群众,问的一个问题“你幸福吗?”,出现了“我姓曾”等很多神回复。
这个问题好吗?用上面的坐标轴思考法分析,这个问题属于第四象限,不是个好问题。所以,群众的回复很多是神回复。
如果这个问题改为“你什么时候感到最幸福?”,就是具体且本质的问题,因为某电视台想要采访群众的目的也是表现群众的幸福生活的,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神回复了。
那么怎样才能提出“具体且本质”的问题呢?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
1、改变思维,具体且本质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抽象的问题不适合在开始就问,进入深谈后,视情况再问。
2、用5W来限定问题的范围,让问题更具体。
3、如果对方是某方面的专业人士,问对方专业的内容。
我很喜欢董卿主持《朗读者》中那段和嘉宾的交流互动,每一个来的嘉宾董卿不可能每个人都见过面或有深交,但每次董卿和嘉宾之间的交流很温情也很深刻。嘉宾聊得很多,观众也收获了很多。
在《朗读者》某一期中,张艾嘉被邀请为朗读嘉宾,下面是她们之间的对话:
董卿:很多女性从三十岁或者三十五岁之后,就开始避讳谈自己的年龄,您好像没有这样的顾虑?(具体且本质的提问,说了一般现象,然后说到了张艾嘉的态度,有时间场景限制。)
张艾嘉:我不觉得有什么要去躲躲藏藏的,或者去避讳去谈的。只要自己能够面对美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事情,而且我还蛮满意。我自己到了这个年纪,还可以继续工作。
董卿:谁都曾经年轻过,谁都也会要进入到中年,步入到老年,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啊?(对嘉宾的回答做出了回应,也是书中提到的附和技巧)
张艾嘉:对,我在四十岁之前,我开始发觉我吃饭的时候,突然间,那个饭粒变得很模糊,我必须把饭碗拿远一点,我才能够看清我在吃什么。我就想说这个,一定是我眼睛出问题。所以,四十岁那天,我就非常乖地走进眼睛铺,就果然我真的是老花的开始。我的白头发是从眉毛开始(董卿笑),就是突然之间你会看到说,奇怪,眉毛上怎么好像有一些空的地方,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有白眉毛了。(董卿点头)
(董卿在这段谈话过程中有惊讶的回应,眼睛注视着张艾嘉,不时点头微笑。)
董卿:我记得你在1992年的时候有一首歌《爱的代价》,很多人都喜欢。(问到了歌曲的事情,专业人员更愿意谈专业的内容)
张艾嘉:是,李宗盛写给我的时候,我说《爱的代价》名字好像有点土了。前两年我重唱了一次,我突然间发觉,重唱的时候,我觉得是我的心在唱这首歌,那这个心是经历过更多的事情,所以在那里面,几乎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都是一个故事,所以特别感伤。……
后面董卿问到了张艾嘉爱情婚姻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问,大家感兴趣可以去仔细看,一步步逼近的,逐渐创造了更好的安全氛围。如果董卿直接问,估计会很唐突。),张艾嘉回答的也很精彩,有具体。接着董卿问到了张艾嘉新出的书,最后董卿问到了抽象的问题“其实我很想听听张姐到这个年龄,再来重新对一些事情下定义,比如幸福。”(董卿用很多陈述句来表达疑问,很柔和。)张艾嘉回答的也相当精彩。接着又谈到了怎么定义母女关系、定义女人的味道。
提出具体且本质的问题,可以聊天聊到HIGH,聊得深,聊得尽兴,聊得有价值。
日本作家斋藤孝《如何有效提问》,其实是一本沟通书籍,提问能力也是沟通能力。
客官,点个赞再走吧。
另外,告诉你个秘密,不需扫码就可以关注我哦,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