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要只当儿童世界音乐的听众、欣赏者,还要当它的创造者——作曲家。
02要在儿童世界的音乐中创造光明愉快的曲调,因为这种音乐关系到你的健康、你的精神力量、你的内心状况。
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一条中反复提起的关键词是:乐观主义。与之相反的是不友善,是愤恨。对学生错误的幸灾乐祸也是要不得的,幸灾乐祸又产生不能容忍,这样就会使教师变成冷淡的说理者和只重理性的监视者,而受到儿童的憎恨。
03关怀别人、合理的善良,是儿童集体生活应有的气氛,是师生相互关系应有的主要品质。
04关怀——这是多么美妙的词,同时又是多么深刻、复杂、多方面的、有人性的态度。
05如果关怀是相互的,那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把自己心灵深处的一切敞开让别人知道。
06教师和儿童的相互关怀,是连结心灵的极细红线,依靠它们,一个人可以不通过语言就理解别人,能感觉到别人内心最细微的活动。
关怀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一条中反复强调的,他认为如果教师有了关怀,学生也会关怀教师的,他们会对教师比较体谅。对人关怀,这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总结今天读到的这一条,重点是两个关键词:乐观、关怀。
乐观,是对儿童和善、亲切、热爱的坚信,这是人性的,现实的。
关怀,是美好的,深刻的,复杂的,多面性的,有人性的态度。
乐观,有助于教师的健康。
关怀,有助于连接教师和儿童的心灵。
第四条的关键词就是:要善意待人。
01教师的善意待人,首先表现在善于不让该学生成为坏孩子,防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
02善意待人这种品质使需要培养的。
03当教师愿学生好、学生愿教师好时,才能把它培养起来。
04相互以善相待,是在富于情感修养的气氛中培养起来的。
05一个最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要教学生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了解人——不仅是亲友,而且是生活道路上遇到的任何同胞——的处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小学生教得会感觉出他所遇到的人内心沉重、有某种悲痛,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本领。
这是不是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同理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这种修养是彼此以善相待的基础。
06能用心灵感觉出别人情绪的儿童,就会变得以善待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样的孩子对教师的善意也很敏感,能感觉得出来,并以好心还好心。
在这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个例子,他带着学生在“美丽角”观察人,体会美一个人的情感,这是一个很棒的方法,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太能够实现。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计一个人为的美丽角,将你相对朋友说的好话写在一个角落,当你发现你的朋友今天情绪不好,是不是可以在这里写上你的安慰呢?
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学生就学会用心灵识人了呢?
这是不是就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