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得到”是冲着李笑来、万维钢、罗胖、刘润、Dr.魏……来的。我最开始是冲着熊逸来的,我知道他不叫熊逸,但不知道他到底叫啥。他是我在得到第一个付费的专栏,也是第一个半途而废的。但我还是建议你去听,能坚持听你就能理解为啥古人的字那么繁琐,句子却那么短了。你就能理解鲁迅为啥说“一颗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了”。你就能知道古诗怎么读押韵了。其实很多古诗用古音读也不押韵,因为人家就不是用来读的是吟诵的(吟诗作赋),有时候还有乐器……
扯远了,咱们回到题目上来,“ 豕、豚、彘”(使、臀、志)这三个字是啥?说起来都是猪,但是猪跟猪可不一样。别人说你是“猪”跟严格意义上的猪可不是一回事。按照日本人的说法家养的叫“豚”,野生的有长獠牙的叫“猪”。当然,要是细分还有很多,比如豵:指小猪,比如封豨:说的是大蟒蛇大猪(不是大培根,是比现在的狮子老虎还大的长长獠牙的古猪)“彘”指母猪,因为吕皇后的“杰作”而为人熟知,手段十分残忍……
大多数人只在动物世界里看过野猪,那就对了。因为野猪既不能被观赏也不能被家养。野猪,即使再小它也是野猪。你在动物园能见到很多飞禽走兽,但野猪很少见,因为它比豺狼虎豹刚烈多了,只要有口气在它绝不会束手就擒。
如果你有机会了解野猪的进化史你会更崇拜它,它的祖先虽然吃素,但比其他野生动物生猛多了,也高大一些,咬合力比鳄鱼还强。狭路相逢勇者胜说的就是野猪,它单兵作战也比鬣狗不要命。你要是试图捕捉它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多数情况你不会得到活的。贞洁烈女在人类里虽然不多见,但在野猪里“以死明志”却比比皆是。动物这么多为什么偏说野猪?因为它够野,也是在地球村上为数不多的不贪生也不怕死的动物。
所以说到“猪”应该是具有顽强、勇猛、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精神!虽然野猪说的话我们听不懂但我想大意无非就是“要么弄死我,要么我起来弄死你”,人类的语言水分太大,换作野猪一定言出必行。好事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关于一头小野猪的视频,保证你重新认识它。
说到人类的语言,又要说回猪了。如果你诚心侮辱对方可以直接叫他“豚”,这个就是咱们平时养殖场和超市里能常见的那个物种。好吃懒做、但也随遇而安,明知要面对刀光剑影,依旧能吃能睡。能撒娇卖萌也能“六亲不认”。如果还不过瘾你可以叫她“彘”。
我想如果野猪有功夫打嘴仗的话估计会简单得多:“你是人”“你才是人,你全家都是人……”
有一个成语叫豕突狼奔:说的是像猪那样冲撞,像狼那样奔跑。想想也不可能是体硕嘴长一摇三晃的豚,即使没有獠牙血性还是要有的。
开头说的熊逸讲过《庄子》的万物演化论,说有一种极小的生物叫作“几”(jī),到了水里就会变成继草,在潮湿的土壤里就会长成青苔,若是生在高地上,就会长成车前草。车前草在粪土里会变成乌足草,乌足草的根会变成蝎子,叶子则变成蝴蝶……羊奚和久不生笋的竹子结合会生出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变回到几。万物都是从几演化出来的,最后也都会回到几的状态。
按照这个理论其实万物都是人也都不是人,当你衣冠楚楚的时候你可以说我是人,当你衣冠禽兽的气候你可以说我是几,但你千万别说你是“猪”,因为野猪会认为受到了侮辱!最后还是要祝你做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