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都要怪我?”女儿跺了下脚,用愤怒的眼神瞪着我。
“真的好抱歉的,妈妈说话的语气不对,妈妈不是这个意思。”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快走吧!爸爸正等着我们换班呢。”女儿无奈的坐到了车里,但嘴巴翘得老高了。
“道歉的话,你准备不讲了吗?高傲的家伙,你这样真的太可笑,自己做错了,就当若无其事,女儿做错了,就想着法子让她道歉。女儿一脸委屈你看不见吗?”
“那个,妈妈不是怪你,只是担心衣服洗不掉,想着装保鲜袋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做得更高。”狡辩,变相狡辩,明明那时候就是怪女儿没做好。
女儿情绪缓和了点,但因为自己撒谎了很内疚。
为了方便接送女儿上下学,周一到周四都会住在妈妈家。今天是周二,但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说有个亲戚突然去世,几个大人都要赶过去,小宝晚上没人照顾,让我回家接班。
于是匆匆忙忙把菜做好,打包回去和小宝共进晚餐。女儿一直在边上给我打下手,她主要负责盛菜和打包。
妈妈家没有打包用的密封盒,我们无奈只能把盘子都打包一起带了,几个菜叠在一起,走楼梯的时候,我就发现有汤汁滴出来了。
因为急着赶路,都来不及把地上的汤汁擦掉,心里非常不舒服,于是我开始想要寻找一个可以为自己考虑不周开脱的方法。
“你没把袋子拿正,汤都倒出来了,弄得楼梯上都是,也不拿拿好。”
“我拿不好了,怎么办?你来吧,妈妈。”
我不假思索的拒绝了,“现在换我拿,漏得更厉害,就你拿着。”
“怎么办?怎么办?汤汁把我的衣服和裤子都滴起来了。”女儿焦急地直跺脚。
“你就不能提着啊?为什么要端着?”随意甩过去一句话。
“你老说我,那叫你拿,你又不拿,我弄脏了好难受的。”女儿差点眼泪都挤出来了。
一个无形的巴掌甩了过来,你冷静想想,女儿好像真没有做错什么,你为什么无故指责她?在为自己找借口吗?是你没做好,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你想她考虑得面面俱到?这不是你应该做的吗?
我惭愧地不知道怎么开口,也许确切说,是没有向女儿承认错误的勇气。
接着又发生了最前面的一幕,我为自己开脱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犯这样的错误,通过发脾气来证明自己生气了,借此来推卸责任,以为这样做,真理就在自己这边了。
开始做微商的时候,总是为自己找各种各样地理由不去行动,出不了成绩就说,自己这边情况特殊,不适合这样去做,其实一切的一切就是在为自己没有去执行找借口,自然出不了成绩。
后来发现生活中,自己就是那么一类人,喜欢找借口,喜欢推卸责任,缺少应有的担当。
好了,允许自己这一路走来,犯了那么多错。想改就从此刻开始吧!
这时候脑海中出现了好多美中育人的小伙伴为我点赞,向我点头,大家都是那么走来的,他们可以,我也可以。
“那个,丫丫,妈妈刚才是不好,你没有错,妈妈却责备你,你可以生我的气,我也知道你现在很委屈,可以原谅妈妈吗?下次我一定注意说话方式。”
“最喜欢妈妈做的菜了,可惜汤都洒了,衣服我到家马上换下来洗。”女儿的情绪消失了,反倒表示理解,让我很欣慰。
在美中育人的这段时间,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修正,不断成长,跟过去失败的自己告别,你是能量无限小王子的妈妈能量无限二宝妈。
然而改变总归是难的,潜意识中有个叫习惯性思维的东西一直像操纵木偶一样操控着你,让你照着它的旨意行事。
元瑞老师突然递过一把剪刀,“自己剪断吧!”
我微笑着接过剪刀,一转身,挥洒了几下,行动自如,可以蹦也可以跳,感觉身轻如燕。
突然,一只手拍了一下我的后脑勺,“绳子断了,你想好接下来做什么了吗?”
这个,这个……
“丫丫,妈妈今天的文章还没有完成,你帮我照顾下小宝啊!”
当你决定和牵制你的过去告别时,请学会思考先于行动,不要让自己还留在原地打转。
牵制你的绳子一旦断开,开始你可能会不适应自由行走,但当你学会思考,你就能不断成长,自我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