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拖延这件事,拖延症这个词现在都被用烂了,可是大家真的问一问自己,你真的是拖延症吗?
顶多是有一点拖延的现象。那什么是拖延症呢,去年元旦档有一部电影《温暖的抱抱》里面的主角鲍抱表现出来的症状才是有病的情况,就是拖延这个事情对你的人生造成了困扰,并且让你挫败,让你绝望痛苦才能上升到拖延症的层面。
我相信能够来到这里的同学都只是有拖延的现象而已。
那好,我们就拖延现象来讨论一下
大致也可以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期限型拖延,就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动手去做,这种好像也最普遍。比如写一份报告,要求周五之前交,大多数人绝不会在周四交,更甚是周四才开始做。
第二种:个人事务拖延,就是现在非常流行“下班后写作收入超过本职工作”这种标题,于是,你元气满满,我也要写作啦。这种没有可执行动作的目标总会因为,今天下班晚了,明天闺蜜聚会等等原因,拖延到过来很久你才发现你没有动笔。
第三种:简单拖延,就是根本不当一回事。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夏天我买了个脖子的按摩器,我妈看到了觉得不错,她就拿走了,然后前两天给我讲,她给弄坏了让我再给她买个新的。可是到今天我还没有下单,我觉得打开淘宝就买了,我妈不知道啥时候来我家,等她来了再买也可以。
第四种就比较复杂了,有可能跟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也有可能是心里的“完美主义”
定义完拖延行为,我们来看一下几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就是不要称自己为拖延症,这点我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反复被专家科普,就是你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人就会越来越会表现出标签的样子,也容易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反正我有拖延症,大家都会理解我。给自己贴标签非常不利于解决拖延问题。更加直接面对拖延的现象而不是对自己做出评价。
公式:先说我没有拖延症,所以我要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我有拖延症,所以这个问题我没法解决。
第二、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奉行立即行动的哲学。拖延症最根本的恐惧大多数来自"完美主义",你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特别怕自己全力以赴做了一件事没做好,所以拖延到最后一刻。这样就可以借口说自己时间紧急,赶着做出来的,做得不好大家也不用挑毛病,因为我并没有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公式:先完成再完美,完成好过完美。当你能按时完成的时候,你就已经赢了,你已经做到了,好过因为追求完美而产生拖延。克服对失败的恐惧,立即行动。
可以尝试五步解决法:1.事情发生,2.你的看法,3.结果,4.重新审视,5.得到改善。
分别对应1.你有一个报告周五要交,2.你的看法是,反正周五呢,我周三再做也不迟,3.结果是等到周五慌慌忙忙的才交。4.重新审视,问一下自己为什么非要拖延等到Daedline才做,到那个时候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当你重新审视第2步的时候,就会重新得到一个结果。
当你开始思考我其实没有必要非要拖到最后才开始做的时候,立刻动手做完,那么剩下的时间就很轻松了呀。
当你开始思考的时候就是有了跟自己对话的动作,你能够观察并且面对的时候,这个症状才有可能治愈。
具体怎么做呢,可以用5秒启动法,把一件事情的难度降低。比如起床这事,先不想起床,给自己设置一个指令,听到闹钟就坐起来,不用脑子想事情就会容易很多。
更重要的是接纳自己。著名心理学老师武志红有一节课讲过:人生本来就是有大把时间可以浪费。所以终极解决方案就是不要跟拖延症做斗争,别老盯着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每一天梳理一下自己完成时事情你会惊讶的发现,原来你做了这么多。每个人都是渴望被看见、被鼓励、被认可的。多给自己正向引导,让自己的心情更放松才能够享受你所做的事情,才能够更容易让自己发生改变。多盯着自己做到的事情,告诉自己很棒,完成了很多。
被认可的力量很强大。做一件事情的成就满足感远比赚了多少钱更能打动你。
最后一个办法:借助外力,自我实现。运用承诺的力量,让自己给别人一个承诺,一个让自己足够重视的承诺。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举个例子:我要减肥。因为先天的优势,脸比较小,手腕也很细,所以在冬天棉衣的夹裹下完全看不出身体的臃肿。当然,这只能骗骗外人,自己是一清二楚的。减肥无外乎"管住嘴,迈开腿"为了让自己更重视,我开启了朋友圈运动打卡的模式,每当想偷懒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众目睽睽打脸的场景。
这种潜能,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