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道题怎么做呀?”
“你怎么还在做这一页,这都两小时才做了3个题目,让我看看这道题怎么解,唉!我也不会呀”。
“妈妈,你用作业帮查一下咯”
“好,这道题答案是58,继续下一题吧”。
“妈!我做完了!”
“就做完了,拿来看看,咦!这个答案不是这样的吧,这个也不太确定,要不你再重新看看?”
“哎哟!妈你可真烦人,不写了不写了,我想看电视玩游戏了”。
“唉!这孩子可真不省心。现在这学校也是每天下课后要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名,孩子呢从下午5点开始一直就做作业做到晚上10点,时间久了就养成爱拖延的毛病,我们这学历不高,连小学题目都拿不下来,当父母的现在是上第二次学了”。
姐姐又在抱怨关于她孩子学习的事情了。
曾在某平台上看到一则新闻,关于孩子要上小学,父母必须是本科学历以上才可以入学。这让许多家长难以理解,认为学校是故意为之。
不难发现对比大中小城市来说,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相差万别。发达城市生活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多有用的知识,过早参加许多培训班,锻炼自身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加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以至于他们在一个企业的生存中,如果去赚钱,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化,而不是想着如何省钱去节约过生活。
其实这不是个例,只是小城市的一个缩影,对于目前中国教育来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城市尚且有父母在身边教导,那农村的孩子呢?
而在农村,大多是留守儿童及孤寡老人,彼此相依为命。其在心理上就存在对于亲情的畏惧,他想去爱,但不知道如何表达爱,慢慢的他试着把所有的爱和怨恨藏在心里,他时常羡慕有父母在身边,一家人幸福的生活的样子,他觉着他身上背负太多期望与使命,唯有靠读书才能改变自身命运,可看看周边的朋友尽情的放纵,网吧里遨游,时不时去偷偷别人家的西瓜,骑着摩托车把声音拉到最大在大街上狂飙,好像这种生活能慰藉对于亲情缺失的不幸,结局是农村的犯罪率远高于城市。
父母偶尔一个月打电话来一次,渐渐地变成了半年一次,再慢慢的变成一年一次,最后打起电话问“有什么事吗?哦!没事,没事我就挂了,别浪费电话费”。每次打电话来说的内容无非就是“钱还剩多少?一点点,什么?我前个月刚给你寄了300,你这么快就用完了,你知道我和你妈多不容易,年龄大了,找工作好多工厂都不要了,爸妈书读的少。要不等你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赚钱,你看隔壁家的三毛赚了多少钱,房子盖了,车子有了,还带女朋友回家了。你看前面那个小丽她谈了男朋友,超有钱,过年又给她爸妈几千块钱。你看看你,读书不行,还是出来打工吧,读书有什么用呀?浪费个时间。
孩子沉默了,好像已经忘记爸妈长什么样了。还记得回来那年我5岁,可现在我都15岁了,快初中毕业了,我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老了好像什么都做不动了,可是一想到下课回来,周末都要做好多家务,体力活我就一点心思也没有,我渴望继续学习,能够在课堂里捧着书本学习知识。可回归现实,读书不一定有用,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吧,这样我就能买我想要的东西了。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你所处于的阶层及思想高度都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地域多局限,视野就有多渺小,长大了内心仍充满自卑感。留守儿童大多重复着父辈的路,他们的后辈又继续重复他的路程。他们始终愿意成为地球的修理感,不敢逾越半步。而对于当前的发展速度来说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曾经大多数劳动者都要惨遭淘汰,然后继续充当地球的修理工完成他们的使命。
许多年轻人向往北上广,哪怕是魔都,成为蚁族,也要削尖脑袋往前冲,希望能够拥有一席之地。能够为他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选择,接受更好的教育。所谓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你的思想及经济基础决定你的上层建筑。
无论贫与富,都在于自身思想觉悟,说读书无用者,皆为视野渺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