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关系中除了“都是你的错”之外,另一种常见的责任混淆叫“都是我的错”。
如果说“都是你的错”说的是我们要求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逃避在人际关系中的责任,那么“都是我的错”说的就是我们想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当中。
说“都是我的错”既有同情也有一种隐含的假设:自己很重要,甚至能影响到周围的亲人、朋友,能够为别人的人生负起某种责任……
“都是我的错”产生的根源是:我们宁肯扛起不是自己的责任,宁可忍受内疚和自责,也不愿意承认,在一段重要关系中,自己是无能为力的。相比内疚和自责,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更让人难受。
人们总是有亲近的渴望,因为这种亲近的渴望,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承担别人的痛苦。
但是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 警惕我们的好心突破了边界,最终损坏了彼此的关系。边界就像蛋壳,人与人之间就好像两个鸡蛋,再亲近也只能是“一个篮子里的鸡蛋”,如果想要变成一个鸡蛋,就容易鸡飞蛋打。
但是我们也要承认我们的限度,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而是能力不够。边界就在那里,是客观的,我们只能遵守。
朋友之间的边界还是容易遵守的,更难遵守的是家人之间的边界。比如,父母如果有矛盾,子女就会把他们的矛盾当成自己的问题,这种内疚会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在其他人际关系中,当别人生气的时候,他们也会觉得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都是我的错”也是经常被三角化的人容易产生的心理。
“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是一对镜像心理,“都是你的错”攻击时向外的,指向别人,所产生的情绪是愤怒。“都是我的错”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是互补的一对,觉得“都是你的错”指责对方,觉得“都是我的错”的人承担这种指责,结果就是一方越来越愤怒,而另一方越来越抑郁。两个人都不舒服,却常常都无法改变。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有些困难只能让他自己去面对,有些决定,只能让他自己来做。每个人只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感思:
指责亲人“都是你的错”,亲人会觉得“都是我的错”一个家庭受到双份伤害,指责没有亲密关系的人“都是你的错”对方也会觉得“都是你的错”然后给你双份伤害……所以“都是你的错”真是一种要不得的思维……
昨天我们家楼下那个号称自己心脏不好神经衰弱我们家的生活噪音影响了她生活邻居,又在小区群里发信息,指名点姓的抱怨我家人动静大。我很纳闷自己怎么会陷入这种“处不好邻里关系”的境地……思来想去,梳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她刚刚开始指责我们的时候,我们确实觉得很不好意思,毕竟家里两个孩子可能确实折腾了一点,所以非常客气的向她道歉,家里做了一系列的改善。为了减少生活噪音,家里的凳子腿都用毛线套套套了起来,钢琴也不怎么弹了(有一次早上八点多弹钢琴,她找上门来抱怨说把她吵醒了)每天跟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走路轻一点,不要在家里跑。说得太多甚至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我3岁的儿子现在就经常用“我跺脚了啊”来威胁我们……
但是当她依然不满意,依然反复指责“都是你的错”。我们又不是她的亲人,浅浅的邻里关系不足以支撑我们为她承担这么多的情绪的时候,我就拒绝继续站在“都是我的错”的位置上了,于是在她再次找上门来的时候没有好言好语的再次认错而是把她怼了回去。但是心里还是觉得自己有责任的,在家还是很注意生活噪音。
但是她依然不满意,继续指责我们,这时候我的想法就改变了,我不再觉得自责,而是觉得“你有毛病吧?”(同时心中自动生成好多条证明她有毛病的证据……)既然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满意,那我觉得何苦还要在生活中处处注意,干脆顺其自然吧,该做的我们都做的,甚至不惜压抑孩子好动的天性,想起来都觉得委屈。
再回首当初,她刚刚指责我们的时候,我就不应该上来就好态度认错,让她觉得自己更有理。而是应该表示我知道你的感受了,我会观察一下我们家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有过分的地方,如果确实过分,我们会调整,但是如果这是生活的正常情况,而是您的要求过分,那么我们爱莫能助。
如果是当初的我,一定会觉得这样的回应有些生硬不近人情,但是如果我知道太客气反而会让别人变本加厉,总之都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那么我也一定会选择生硬一些,为自己要一些尊重和空间。
回想近期其他让自己不痛快的事情,也有同样的问题。自己直属领导明明水平不太行,而且心思也不在业务上,偏偏还学大领导处处挑剔我的工作,我为了哄他开心,全盘照收,都照他说的改。他还真以为自己很行了,最终酿成了前一段时间他听信前任领导的建议,要求我删微信,我还真删了。之后后悔不迭,心中的平衡打翻久久不能平复……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只要别人指责我,我就会先认错,觉得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谦虚”的态度,觉得这样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为人际交往赢的更多的空间。殊不知,这样的态度其实过犹不及,会让双方错误认知自己的定位,自己让步太多,最终爆发,对方还觉得莫名其妙——明明是你错了,你都认了,怎么还炸了?
行:
再遇到别人指责我的时候,指出我问题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全盘接受,一定要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去思考。遇事不要急,给自己一个不冤的定位,再决定应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