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生活在西北高耸连绵的山脚下。生为农村孩子总有做不完的家务,勤劳并非天生具备的美德,是父母家里家外、上山下地忙碌的身影,农忙时在田间地头将就干馍白开水的午餐,还有夏日里他们汗涔涔的额头和后背……让与之朝夕相处的儿女的手脚也不由自主忙碌起来,倒是读书更似副业。如果一定要选一项心怡的家务去做的话,毫不犹豫那就是去牧羊,成群的羔羊像四散的云朵环绕周身,有时它们低头咀嚼,青草的的气息也变得更加浓郁,有时它们似在聆听又似远眺,只为甄选一方更加肥美的草滩,而我或枕着胳膊,翘起二郎腿躺在大地母亲铺就的绿毯上,看云的舒散,直到倦怠得合实双眼,尽麻雀啁啾虫儿吱吱,我只管呼呼睡觉;或举着鞭子抽打脱离大部队的一两只羊或者挡着我走路的灌木的枝丫;更多时候会拿出背包里的课本,踱来踱去,一遍遍念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等课文,就这样书本上一篇篇动人心弦的美文像涓涓细流,入经耳目流进心畔。
回归课堂时,那些在草地上和羊群一起读过的文章,如泄洪的江河奔涌而出。老师欣慰的表扬,同学们投来的艳羡目光,支棱起了年少的尊严。谁也想不到心无旁骛的读书方法是在牧羊的过程中形成的,做家务活和学习也并不十分冲突,我们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