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十六计》敌战计④——笑里藏刀

文系原创首发

每次学一计,重温中华经典

笑里藏刀

【原书解语】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先来看解语的意思,【信而安之,阴以图之】,表面上让对方信任,稳住对方,实际上偷偷摸摸想搞对方的对策。

刚中柔外也】,外表看起来温顺,实际上是很强硬的。

笑里藏刀】大家应该也不陌生,『笑面虎』、『口蜜腹剑』都是形容这种表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做法。

现代词语里有一个类似的——【绿茶婊】,大概也是这种意思,表面装无辜清纯,实际心机婊。

应该没有人喜欢这种“笑里藏刀”的人吧。最悲催心寒的莫过于【背刺】。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哈,真正的明抢也不好躲。)

“我用真心待你,你却用虚情假意待我”,是我傻呢,还是你坏呢?



典故里提到,曾经公孙鞅(没错,就是商鞅),奉命替秦国攻下魏国的黄河崤山一带,但此地地势险要,很难进攻。就在公孙鞅苦苦寻思攻城之计时,他探知守将是公子卬(曾经和他在魏国有过交情),于是便写了一封叙旧的信给公子卬,约他到某处叙旧。信写得肯定是真情满满,公子卬就“上钩”了。然后公孙鞅命人在约谈之地埋伏,自己轻装上阵。

公子卬看见公孙鞅带的人比自己还少,就放下戒备,可就在相谈甚欢之时,咔嚓,自己成为了瓮中鳖。

总之,最后公孙鞅如愿得到了崤山一带。

公孙鞅运用的就是“笑里藏刀”一计。



评论历史其实总是看你站在哪一方的角度去看问题,在秦国一方,那你肯定觉得公孙鞅机智,在魏国一方,那你肯定会骂公孙鞅不道德。

不管怎么说,【诚信】二字,在这里是可以随意丢弃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公子卬的确傻,他傻在就算“念旧”,那双方代表的立场和利益都不一样时,他没有想好万一的对策,于私可以谈交情,于公,不能让自己成为对方的筹码啊。他不笨怎么能显示公孙鞅的“聪明”呢。

【按语】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

看吧,古人都说了,凡是那种无利不起早,没事献殷勤的,基本都是有问题的。“巧言令色”这个词用得好!

面对“巧言令色”的人,还是多长个心眼,多观察一下比较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国三十六计:敌战第十计 笑里藏刀 总决:信而安之, 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大意为:表面上让...
    TT白桦阅读 2,260评论 0 0
  • 【原文】 信而安之①, 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③。【注释】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
    宝子阅读 169评论 0 0
  • 《三十六计》是一部兵家谋略典籍,蕴含着丰富的谋略知识,很多人喜欢谋略,谋略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开启成功之门;谋略能...
    海洋珠玉阅读 1,207评论 6 7
  •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让敌人相信并且安抚住他,私下里再去图谋他,完全准备好了才能行...
    三点水滴阅读 716评论 0 3
  • 第十计笑里藏刀 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文 表面上取得敌人的信任,使其对自己...
    美文摘录阅读 393评论 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