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U”的神奇力量,每天即使再忙,也坚持翻阅几页。虽然读得还不是特别懂,但还是有读下去的动力。读着读着似乎也越来越有感觉。今天读到了第二章,知道了U型图的6个转折点7个阶段,也就是下载、观察、感知、自然流现、结晶、建立原型和运行。读到这里后,我现在理解的U型理论应该是一个思维工具,也就是当我们看到听到接触到任何一件事时,都可以有意识的根据U型理论提供的这7个阶段进行思考。结合前不久看的影片《出路》,我尝试着利用U型理论进行思考。
下载(哦,我知道了):影片记录了3个来自不同阶层学生的成长故事。
观察:将自己个人的情感和经验悬置,去梳理影片中马百娟、徐佳、袁晗寒在这6年里的成长和变化,无关任何的好坏。
感知(原来是这样的):将他们3个人的成长放在特定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下,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同时也尝试将自己也代入到他们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中,去思考自己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自然流现(超越自我):链接源头。思考造成3个人不同命运的深层次本质原因是什么?(个人思想观念?家庭经济背景条件?社会体制机制?)
结晶:根据思考得出的本质原因,憧憬一个对于他们3个人更加圆满的理想的结局。
建立原型:为了实现更加圆满的结局,各个不同层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
运行:将我们规划的策略行动予以实践,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各个层面都真正的做起来。
这就是我现在感知到的U型理论,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不断追根溯源,追问自己追问事件本身,反思然后选择策略并且行动起来的过程。U的左侧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右侧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我想最艰难的一个阶段(步骤)就是最中间的自然流现,就是寻求本质的那个过程,也是我现在还不太懂的。并且自己现在的理解也不一定正确,希望继续阅读和分享,能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