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年,转眼已是六月。
这两天,我感觉什么也写不出来……
晚上坐在电脑前,哼哼唧唧地,想了半天,困意到是爬上头,一觉睡到天亮。也罢,养足精神第二天晚上再战,结果,心里想了无数的由头,之后,又睡着了。
顿觉心灰。
脑袋里像那根弦不仅松懈了,而且似装满了浆糊,这时候,真想有个人,来帮我“捣浆糊”了。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妙手,那只妙手在哪里,才能让那些文字,如天女散花般向源源不断地向我涌来。
我该怎么办?平躺、内卷(虽然我至今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我小时候,母亲总我说,文章么,出口成章,肚里得有墨水,没有墨水,吐不出来。
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腹内诗书还是太少了呀。
于是,开始浏览,网上的,纸质的,反复地阅读,
眼前那一个个字,教我如何才能排列整合成,一句句优美的句子?
我想了好几个自认为不错故事,曲折、反转、阻碍,但是,情节呢,情节第一、人物第二、文笔第三。
这些该如何嵌入一篇好故事中去呢。然而,这些一个个字,却怎么也不听我指挥,调兵款将。我失败了。我不是一个指挥官,我调动不起来。
最后,我只得心酸地放弃了。
这便是我的文学梦吗,倾尽所能,还是梦不到你吗?
文字,始终让我敬畏却走不前去,不得亲近。
我把自己写的文字再读一读,“豆腐掉在灰堆里”,毫无疑问,惨不忍睹,没有一篇是以提得不来的。
失魂落魄了好几天。
(2)
整理书架,从角落翻出一本“文物”笔记本,这是多年前自己的一本读书笔记。
心里一热,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看到扉页誊写的一首诗:
你把水晶洒向幽暗的天空
七彩的闪光
撕裂颤动
我抱住了你抛给我的好美好美的一个梦。
不知道是谁写的,我在网上也没有搜到作者。
可能就是我当时写下的一个,对文学梦的初始。
那,只是一个梦吗?
我用什么来追寻这个梦?
年轻时,如羞涩的蓓蕾,流泪、忧郁,始终无法启口。
岁月在跋涉中充实而艰辛,那个梦,始终浮现在风雨里,若隐若现。
能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困境呢?
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使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
阳台上,一颗多年前的莲子发芽了,那青碧的荷叶,卷曲着,舒展着,越来越大。那些如荷叶般的梦想,再次掠过我的心头。
我的老娘说,一块石头,你再怎么,浇水施肥打激素,始终无动于衷的。
我的这片瘠薄之土地上,莲子,也想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
自从加入齐帆齐写作营,我也读了学到了许多写文的章法。
所谓好文章,须经得起反复品咂,意中有情,情中有韵,意味深远,耐人寻味。
那些一个个汉字,被那些妙手,挪在一起,融为一体,一个好词,一段佳句,一篇妙文,在字里行间。
那些金句、金点子,自带仙气,如珍似珠,熠熠生辉。
那些字、句,被巧妙地镶嵌在文章中,天衣无缝,合情合理。
锦心绣口,字句珠玑。
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清代张潮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鲁迅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红楼梦说,写文章得草蛇伏线,灰延千里。
还有人说:字是画出来的好,而画是写出来的妙。
这些话,宛若泉水从天汩汩流出,一个个都能看懂,但,云雾缭绕,影影绰绰,又给我增加了文字的神秘感。
(4)
荷叶的清香,飘荡在小屋的阳台上。荷叶上,闪烁着晶莹的星光。
当我把莲子种下的时候,那曾想过,会得上苍眷顾,会有发芽的这一天呢。
自从17年7月14日入驻简书以来,至今年,将满三年了。
三年,虽然我的工作一直与文字为伴,但近三年,我天天在简书里完成日更,从未懈怠,写简书让我重拾旧梦,找到另一个远去的自己。
也许我写的那些文字,终也不值一提,有的文中错别字、“的”“得”混淆,引用错误,甚至语句不通,感谢对我文字指正的老师和简友们。
今年以来,写着写着,我对文字的依恋远远超出了想象,我心中的那个欲望渐渐变大。
我的拙作挂出去后,心也悬着。
上班途中、工作之余、饭间睡前醒后,但手机时不时地点看,就像对待自己种下的那一颗颗种子。
今年以来,我开始频频在简书上与友人们互动,特别是加入齐帆写作群,我更开始留恋那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们的一路陪伴。
虽然我这人,笔拙嘴笨,与简友们的点赞、评论,也总是说不到点子。
感恩,感恩简友的每一个遇见。
那么,再让我来个自问自答吧:
我想写的是究竟什么样的文字?
我以我手写我心。
我喜欢写“我”说“我”,我用文字与“我”一起对话,与“我”互动。而已。
亲爱的你,且让我们一起,且写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