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中,所谓的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数字,质数看似简单,却不那么普通。而质数家族中,如果某两个连续质数中只间隔一个数,那么它们就被叫作孪生质数,如3和5,11和13,41和43。在《质数的孤独》一书中,男主角马蒂亚将自己和爱丽丝比喻为两个相邻却永不能靠近的“孪生质数”,它们很近也很远,多疑而孤独。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刻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激昂的人也难免会觉得周遭很陌生,而在这一讲述灵魂之远近的小说中,也同样写出了生命的悖谬。
马蒂亚在年幼时弄丢了发育迟缓的双胞胎妹妹,于是时而用刀划破手心舒缓压力,爱丽丝先在严苛父亲的教导下意外残疾,后又遭受同校女生的欺凌,从而抗拒一切油腻的食品。马蒂亚拒绝了整个世界,爱丽丝却感觉被这个世界拒绝。
某一次聚会,两个同样孤独的心灵认出了彼此。就如同两个质数,总是有共同的物质,能够轻松的走到一起。但可想而知,悲剧也是必然的。外在的相似难以掩盖本质的不同,马蒂亚可以为几个简单的字飞奔回爱丽丝身边,也终要发现爱丽丝的人生轨迹与自己相去甚远。横亘在二人间的藩篱,用貌合神离来解释也再恰当不过了。当质数和合数的差异被排除后,质数本身还是要回归孤单,成为异己。
我更愿意把这本书看成一部剖析自我的小说,一部心灵史。记实的,叙事的,抒情的,看过了强烈的对抗情节,这种细碎的描述反而会让人心里痒痒的。孤独对于个人是绝对私密的,作者通过第三者切入的方式来描写,正符合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区别于一般大团圆的结局,马蒂亚的离开和爱丽丝的拒绝婚姻,也不免让人唏嘘。
小说中,作者剖析着每一个人物,甚至于偶尔出现的配角,描摹着所有细微之处承载的痛苦情感,直到最后也没去救赎。受伤的人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把这种伤害传递给他人,无论是你絮絮的抱怨,愤懑的吼叫,刻意的无视,或者是低微的啜泣,最终化为一个悲情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作者选择质数的物质来讲述了这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只是我们表达的不明显,早早的将它牢牢地砌在了一座仅自己可见的房子中。或者说,我们借此成为了那个对立面的人。
PS:书籍用一组连续的质数编目,阅读过程中,我总是先去查找一张纸的正反面是否是一组孪生质数,想想也是没谁了。
另,离上一次写东西已过去了6年,想开个贴子说点啥,提笔词穷,深感对不起读过的书和拜过的师,再次捡起,勿忘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