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兰兮
今天继续读孟浩然五言律诗:
5.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押鱼韵
题注:一题作归故园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①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②,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③,松月夜窗④虚。
按:① 一作卧 ② 一作去 ③ 一作寝 ④ 一作堂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汉书·高帝纪下》:“ 萧何 治 未央宫 ,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 颜师古 注:“ 未央宫 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
南山:故园南山。
对(见)南山:
《陶渊明集》卷三〈饮酒二十首〉(365—427) 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
〈饮酒二十首〉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才:没有才能,谦词。敝庐lú:破旧的房子。亦作谦辞。
青阳:《尔雅注疏》卷六〈释天〉~95~
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四气和谓之玉烛。晋·郭璞注:「气清而温阳。」宋·邢炳疏:「言春之气和则青而温阳也。」
岁除:年终。旧俗于腊岁(冬至后三戌xū之后)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故谓。
永怀:咏怀;抒发情怀。 晋陶潜《有会而作》诗序:“岁云夕兮,慨然永怀。”
首联疏可跑马,从北阙上书无望到归南山敝庐,一因一果。归故园已经成为现状。
颔联反思北阙休上书的原因,直戳心窝,明主都放弃了,再呆在长安毫无益处。后分句写现状,多病故人疏,故人是谁?朝中友人王维还是张九龄?不得而知。正如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或“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一旦离开长安,与之相关的人际关系也疏远了。
但作者却丝毫没有怪罪明主和故人。只是怪自己不才,没有才能。怪自己病,病了故人怎么会与自己频繁往来呢。故人若指故园(家乡)的故人,在整首诗中,语意表达会偏,而且没有意义。
首二联虽然作者行为上做出了改变,选择,但颔联却读出仍然耿耿于怀,没法彻底放弃。
颈联转写一笔,时间的推移,好不停歇,白发催年(人)老,青阳逼岁除。前后句可以算作互文,语意几乎完全一模一样,律诗中出现这样的表达,完全是作者有意而为之,起强调作用。新春在逼着一年过去,白发也在催着人一天天变老。那么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浩然曾言“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可想而知,最初的隐也是为了出,一生抱负不能展,如何开颜,如何入眠,因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后分句以景收结,松月宁静,夜空空虚,与首联归南山敝庐呼应。看似隐居幽静地,然而主人内心却是幽静不下来。这首诗和前面读的两首诗《临洞庭》《洞庭湖寄阎九》思想是一致的。
有关读诗旧作两首:
读诗
唐风沐久渐成痴,但有闲身必读诗。
景色含情人所触,地名经变世当知。
一心共绪惊重现,诸事千年实未欺。
也酌酒来邀月舞,平生枉负玉山姿。
何物最清凉
蝉声渐嘶哑,秋意正迷蒙。
雷雨飘悠去,晴云舒卷中。
一书因在手,万物便成风。
籍此经长夏,浑然不觉终。
2020-09-18 舞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