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
1.性质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关键词: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实践性
3.具体表现:
语言文字运用: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累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语言经验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才能体会、体验到的语言特点及规律。平时记诵的古诗文等,属于积累语言材料。)
实践性: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积极的语言实践
综合性: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继承和弘扬三种文化,即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二、怎么进行语言文字运用?
(一)以河南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醉翁亭记》为例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下面为表格)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四时之景不同 词语推断法:四时更替 __________
(2)园去城二余里 查阅词典法:①离开。②距,距离。③赴,前往。④表示行为的趋势。(摘自《古代汉语词典》) (填序号)_____ (3)岁久敝漏 课内迁移法: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
这个题体现的语言文字运用有:
1.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如四时更替;
2.依据工具书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比如查阅词典了解一个字的全部意思,之后在具体语境中判断这个字的字义。
3.课内迁移法: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如先在教材熟悉“敝”的字义,之后引入课外语境,进一步巩固“敝”的意思,日积月累,形成语言经验。
课内迁移法,既可以指课内向课外迁移,也可以指课内先学向后学迁移。
(二)下面是甲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解说其合理性。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将中间的句号改为逗号,阐述其合理性)
考查意图: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用句号,前后句之间是并列关系;用逗号,前后句之间是总分关系。
(三)作者对“十姐妹”的感情越来越深,从称呼的变化就可看出。请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