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远期效益优于短期效益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电影《卡萨布兰卡》
小糊涂私下觉得,是读书和学习。您呢?
是不是总会听到关于做一件事的利弊分析,早已见怪不怪了。而读书这件事是终身的,更别说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无用论”,“读书有用论”也早已是一个烂熟的话题。无非是“读书无用论”赞成:即使我不读书,我依然可以腰缠万贯,富贵万千。再有能力和学识的人也是为我工作的员工,所以觉得读书无用,还不如早些回家种红薯。
“读书有用论”自然支持,“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我觉着吧,读书、学习这件事,显而易见的是长期效益大于短期效益,基本上无法给你带来即时效益。
近来广受关注的《中国诗词大会》才女,武亦姝(是不是觉得连名字都自带光环呢,一看就是妥妥的文艺范),凭借其出色的诗词功底积累,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夺冠,凭借613分(满分660分)考上清华大学。如此出色成就不得不归功于其长期的诗词功底积累,才有今日厚积薄发的淡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而仅仅是三分钟的热度去投入学习,自然是收效甚微。就如写东西而言,你得有输入才能有输出,没有一定的长期积累,怎么绞尽脑汁也难出成果。
很多人难以避免的会想,学了这么多东西却感觉从没派上过用处,或早已遗忘。比如小时候,总是被老师和父母要求着背着背那的各种文章、诗词,总是不胜其烦。还能完整记住大部分或者信手拈来的人基本寥寥无几;能够完整的背出来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如今长大了,总会感叹到,那些年我背的书,做的题,学的东西去哪里了。总感觉自己的童年和青春拿去喂了狗,还不如天天吃饭,睡觉,打豆豆来的逍遥自在。你我或多或少的会去埋怨一下以前刻苦奋斗的日子。
往往我们会忽略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刻在你的骨子里,藏在你的言行里的。你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魅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力。
实打实的亲身体验而言,小迷糊的我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崽儿,说来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呢。专业知识感觉呢好像学的不是很好的,氮素呢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时候飘过啦。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自己实实在在的得益于这种不经意的积累。为啥我会觉得很有成就感的一点就是,众所周知,英语专业的崽儿都是要争取过专八的。
我的英语专业八级飘过可能不能完全说是英语专业知识的积累到位了,但是有一点我必须要拎出来夸一夸。英语专业的学生,都是被老师要求读一些世界名著的。而我好巧不巧的考专八的前几个月闲来无事读了读西奥多·德莱赛【美】写的长篇小说《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
一切来的简直不要太巧合,记得是专八阅读题中的有关文学的长篇阅读,是问答题。要求读完英文文章后,按给出的设问回答问题。刚刚开始的时候,读第一段英文时,糟糕,似曾相识的感觉,略微怀疑是否是嘉莉妹妹的选段,但是不敢乱来,毕竟是专业八级考试呢。更何况,说来忏愧我读的只是中文版,所以还保持怀疑的态度继续读。
虽然读的是中文版,越往后读越发觉得是嘉莉妹妹的选段,尤其是读到后面一段描述她找工作四处碰壁以及自己的小心思的时候,小迷糊的内心还是泛起了小小的波澜滴,暗暗窃喜,这不是妥妥的赚啦哇。因为做题时间比较紧,既然是熟悉的片段,那肯定差不了什么,于是加快速度扫视剩下的选段情节。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更是做的比其他的题顺畅多啦,因为了然于胸,即使英文选段不一定能找到原话回答,但是凭着中文的理解和熟悉度,是不会出什么大差错的,因而提笔洋洋洒洒的侃侃而谈,甚是有成就感。
总体考完下来,虽然不知道其他题发挥怎样,但是题是顺利的做完了的,便是一大欣慰,当然是不能同其他大神相比的。但是对嘉莉妹妹的选段还是很满意的,与同行的小伙伴还略带小炫耀的介绍是出自嘉莉妹妹的选段,正好前两个月读到过中文版。小伙伴们都惊呆啦,这也太巧啦赛,最重要的是读的中文版,还能凑在一起。甚是开心,觉得自己也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的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呢,觉得自己多半是侥幸。
可是现在细细想来,却也的归功于名著的力量,小说选段正好是自己读来印象深刻的,基本都是人物心理活动起伏波动的细节描写。所以无论它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想要表达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当时读小说时,并不是带着功利心去品鉴,而是带着纯粹的欣赏的态度去感受其魅力。因而有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幸福感。
所以说,现在看似无用的努力和积累,都有可能会成为你以后骄傲的一笔。因为是切身体会,所以感触颇深。现在的你也许也是深陷愁苦,小小的埋怨自己看似无用且进展很慢的东西。万事呢,开头总是难的,这样想想其实自己也是经历过很多类似的场合的,或大或小。
有些东西并不是可以用短期效益去衡量的,因为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