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书吸引的第一眼,是它的字数。
才6.9万字。
其次是它的书名,相约星期二。
第三是它的内容。一位濒死之际的老人。
故事由一位学生讲述,主角是一位因患病而时日无多的老教授。
每个星期二,都有不同的谈话主题。而这些主题,包括:死亡,恐惧,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会,原谅,以及有意义的人生。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死亡。
死亡一直对我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而我也一直在猜测自己死亡的时间,虽然往往徒劳。
死亡不应该是一件难堪的事,他不愿对它涂脂抹粉。
“莫里有了个念头。他打了几个电话,选好了日子。在一个寒冷的星期天下午,他的家人和几个好友在家里为他举行了“活人葬礼”。每个人向我的老教授致了悼词。有的哭。”
“活人葬礼”,看到这几个字的第一眼,很好奇也觉得很不可思议。给活人举行葬礼?这不是对生者的大忌?可是看完以后,我却清楚地感觉到,这正是我以后将要举办的葬礼,虽然现在可能为时尚早。
“活人葬礼”,许多人在生前享受不到家人朋友的陪伴,直到死去以后才有许多的或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从各地赶来吊唁哭丧。可逝者已矣,再多深情动人的话也是无济于事,顶多只让同行者捐一把遗憾的叹息。可如果,在生者还残留之际就说给他听呢?是不是会少很多遗憾,让死者不带着叹息而去?
和“活人葬礼”迥异并且让我不满意现下的葬礼仪式是在八年前我太奶奶的葬礼上。
太奶奶膝下儿女众多,可平时见得最多的场景是她一个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来走去,儿女鲜见。聚的最齐的一次是在她的葬礼上,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所谓太奶奶的膝下子女,更没见过她的子孙在需要哭拜吊唁的时刻打打闹闹,谈笑风生。甚至于最该懂得礼孝规矩的成年者,也是这样。
每个人在葬礼上看似悲伤,实际却心不在焉。连我的外公,大外公他们,关心最多的也是如何将葬礼操办地风光,不落人笑柄。只可惜太奶奶生前所受的待遇,竟不及这死后葬礼的万分之一。
于是倍加感慨,葬礼只不过是给活人看的,和死者并无多大关系。更进一步想着等我死后,该是如何如何地不需要葬礼的风光,否则越风光,越讽刺。
如今看这“活人葬礼”,却不失为一个极好的办法。死之前和朋友家人见面,把想听的话听完,想说的话说完,大概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死则死矣。至于葬礼,与其流于形式,倒不如将骨灰撒向大洋江海,坦坦荡荡,无牵无挂。
多羡慕书中的作者,作为一个学生,不仅接受了来自教授的学力,更是在其中年困惑时得到了莫里这位亦师亦友的人生导师的指导。
有多少人在临死之时都是思想的哲人?又有多少人急于诉说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想法而鲜有人听?
作者是幸运的,莫里这位老教授也是幸运的,他们之间彼此成全。
“星期二人”,每一个星期二过去,莫里的生命就消逝一分。直到最后的课授完,莫里也安心离去。
我们害怕死亡吗?
当然。
怎么能不怕呢?
正视它,接受它,拥抱它,你就会发现这原来很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