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5.9 《故事的疗愈力量》day13
书 名: 《故事的疗愈力量》
作 者: 周志健
阅读内容: 第六章 自由书写的心灵疗愈(页码234-244)
第5节 隐喻与自由书写
第6节 朗读,是一种宣告
第7节 跟自己的亲密时刻
阅读主题: 隐喻、朗读、对话在自由书写中的意义
三个问题:
1. 隐喻再自由书写中有什么意义吗?
隐喻,不但能运用在咨询访谈中,更能运用在自由书写里。他除了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有更深入与主动的看见以外,隐喻的表达,更经常引领我们进入灵魂深处。
2. 自由书写后,为什么一定要朗读出来呢?
朗读其实是一种宣告。当你念出声来的时候,你就成了自己的听众。听众由一人到众人是有意义的,透过不断地朗读发声,我们不断宣告“这就是我”“我是值得被听见的”,这个发生的历程与行动,本身就是一种疗愈。朗读发生还具有“定锚”的效果,帮助我们在混乱中找回清晰的自我。
3. 自由书写后,遇到迷茫混乱该怎么办?
所有外在的发生,都在自己的内在。有”挖井“式的自由书写,深入心灵底层,把内心的阴暗面曝光,让自己看见。就算迷路了,生命自有出口,会走出来的。与其焦虑不安,不如享受当下”无目的的自在与清凉“,这是你和自己最亲密的时刻,越过迷茫的那道坎,你的疗愈也就发生了。
五个金句:
1. 在朗读中,听者扮演了一个“见证“的角色,当你的声音被验证、被确认、被响应之后,彼此的生命得到认同,你这个人的”在“也就被当下确认了。
2. 自由书写的美感,就是来自它的真实。
3. 最有力量的一件事,就是用你的唇与舌形成一个字眼,然后大胆地将它说出来,好让你一辈子也没法收回去。
4. 隐喻,提供了一种想象,一种意境,让人心领神会。
5. 所有外在的发生,都在自己的内在。
案例:
1. 《刺猬的优雅》是法国畅销小说,女主角是一位在巴黎高级公寓里装笨、扮丑、粗俗的门房。其实真正的她,是一个有理解、有内涵、知识丰富的中年妇女,她不想“曝光”自己。当她说:“我是庙堂清台上的茶花”时,你立刻就明白了,她想表达的是“我要安静做自己,与世无争”的意境,这个意境美丽深邃很吸引人。一天,一位粗鲁的访客急匆匆地按门铃,又说了些气人的话,她很恼怒,“砰”一声关上门,“其实,我并不是那朵青苔上的茶花”。你看,她用这句话取代了“其实我也很粗鲁”,这就是隐喻之美。隐喻,提供了一种想象,一种意境,让人心领神会。
2.有一个人这样描述自己:“我像一只来不及充饱电的手机,每天都用剩下一格的电量过生活,我每天都来不及充饱电,被带出门使用,每天不足电量的反复使用,让我好累,我好想充饱电,我好想睡一觉……” 这个故事,带出了现代人普遍生活疲惫与睡眠不足的现象,获得大家的共鸣。隐喻的自由书写,不但让大家彼此看见,更是一个能安定心性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