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成为始终一致、一成不变的父母 | 称职好妈妈育儿笔记打卡day5

接纳区的大小并非一成不变。父母的情绪精力有变化,接纳区的大小也会相应变化。

有很多育儿书籍建议,就是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都必须是一致的。

但是这样的建议通常会产生有害的影响,就是让父母总是去伪装自己,去扮演一个情绪和自我感受一成不变的角色。换句话说,父母不是在做一个真实的父母,而是在扮演父母这样的一个角色。

我们的情绪会变化,每个孩子个性的也都不同,我们和孩子所处的环境也会不同,所以并不提倡父母每时每刻都要保持一致,第一提倡的是我们要做真实的,表现出真实情感的父母。

影响我们可接纳范围的三个因素:

1.父母自己的状态。孩子的同一个行为,让他心情好的时候可以被接纳,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可以被接纳了。

2.环境的影响。孩子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我们的接纳程度可能是不同的。

3.对不同的孩子,我们的接纳程度也是可能不一样的。如大宝和二宝,男孩和女孩。

我们要能用行为窗口来看待了孩子所有的行为。当我们明白他所做的事情也好,他所说的话也好,就是他的行为,我们就能够跳脱出对错好坏这样的一个评判的眼光,客观的去看待。

我们是接纳还是不接纳孩子行为?这不仅是孩子本身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来决定的,而是受到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很多很多因素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