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带呦呦出游,发现了她对坐车这件事很有抵触情绪,尤其是超过30分钟以上的车程。
4号那天带呦呦去湘湖玩,和朋友提前约好了,他们也带着娃,可以让两个宝贝在一起尽情玩耍。
天气很好,出来玩的人也很多,本来是40分钟的车程硬是开了1个半小时,车子走走停停,开了半个小时的样子,呦呦坐在安全座椅上,头靠着后面,情绪也不太好,但呦呦没有哭闹,奶奶体察到了,还跟我们说:“呦呦看着不太舒服,像是我们大人晕车的状态”。
我坐在副驾驶上,爸爸在开车,奶奶和呦呦坐在后面,我没有过多的和呦呦互动。(学了这节课我知道了应该提前疏导宝宝的情绪,共情)
又过了十几分钟,呦呦开始哭闹,不要做安全座椅了,给玩具不玩、给吃的也不吃,于是奶奶把她抱在腿上,导航上还有20分钟的拥堵,看呦呦实在难受,我和奶奶抱着呦呦先下来步行了,下车之后呦呦好了很多。避开了这段拥堵,我们又重新上车,于是呦呦又是一阵闹腾,只要车子一停,她就很不舒服。
还没有到目的地,呦呦就吐了,把前面在家喝的奶和吃的香蕉全吐了。奶奶很心疼,抱着呦呦:“我的孩子受苦了,我的孩子这是晕车了”。
我忙着拿纸帮呦呦和奶奶擦拭,然后立刻让老公找地方停车,哪怕不到目的地,我们不去了,我要带呦呦下来透透气。
下车后,呦呦的状态慢慢的好起来,我们来到湖边,看花、看鸟,呦呦也开始兴奋起来了。我好像忘了共情,而是转移注意力让呦呦看起了新事物。
然后我们铺上野餐垫,拿出准备好的事物,呦呦也开心的在垫子上爬起来。
中途也有很多趣事,呦呦对所有的宠物狗都很感兴趣,每一个经过我们的小狗,呦呦都要兴奋的跟他们互动。就这样我们一直玩到了夕阳西下。
回程的时候,呦呦玩累了,我喂了奶后她就在我的怀里睡着了。
经过这次晕车呕吐之后,不知道呦呦对坐车有没有产生恐惧,倒是我有了心理阴影:呦呦还小,如果是超过30分钟以上的车程,就要权衡下要不要带呦呦去了。
学了本周周课,妈妈要做的调整:
1、宝宝不舒服的时候,及时和宝宝共情,理解她不舒服的原因,情绪疏导或者更换环境,先让宝宝的状态调整好。
2、事后复盘:宝贝今天坐车不舒服了,把吃的东西都吐了,是不是很难受呢,妈妈很心疼宝贝,下次爸爸妈妈要给呦呦提供很好的环境,让呦呦坐车的时候舒舒服服的~
3、下次坐车前不吃太多,尽量提前研究好路况,并提前跟宝宝沟通:宝贝,今天我们要去**,爸爸开车会很小心哦,妈妈陪着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