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我吗?
我爱你!
这是真的吗?
每一个人对爱的定义都不相同,你说的爱与我说的爱一样吗?
你真得爱我吗?
我真的爱你!
因为对爱的理解不同,我们常常不确定对方是否真的爱我,对方也很苦恼你为什么就感受不到我的爱。
有的人认为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如果做不到就是不爱。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接纳的是自己愿意接纳的部分。就算对于自己都未必完全接纳。
从这个角度,估计连自己都不爱,怎么可以谈到爱别人。
有的人理解的爱是无条件的付出,爱就是要把自己的最珍贵的东西给对方。或者给对方最喜欢的东西。人是交换的平衡。没有一味的付出和索取,这样的关系难以持久。
如果双方都是付出型,你很难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你的付出未必是对方最想要的,人自我获得的成就感就难以实现。这样的付出也会很累。
有的人说爱就是要给对方自由,如果自由不是自己拥有的而是对方给予的是自由吗?
在绝对的概念里很难实现爱的梦想。
追逐完美的爱的人在绝对的概念里只能是痛苦的纠结。
爱是自己的感受,接纳真实的自己和他人,尊重对方自在的表达也许才有这样爱的味道。
爱情原本就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对于个人的感觉而言却是一种真实的感受,这种感受的经营可以维系多久是需要个人的努力。每一段关系是否长久都是需要维护的,只是不同的人维护的方式各不相同。
你还喜欢我吗?
我喜欢你!
这个喜欢也是有歧义的。
就算是对着同样的东西说喜欢,每一个人喜欢的理由,喜欢的感受以及喜欢带来的愉悦的状态都是不同的。
喜欢和不喜欢,也是自我经验的表达,是过往经历中成功的或者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认知塑造而已。当我们面对现在刚刚发生的事情的时候自动的很快的跳出的那个喜欢和不喜欢有的时候就是现在的场景连接了过去的那个情绪而已。自动连接的速度越快说明自动化思维的速度越快。这个惯性思维往往很难以发觉。如果我们可以慢一点,也许留一丝缝隙去看到对方,看清现在。
喜欢调动的是愉悦感觉的相续,讨厌调动的是不愉悦感觉的相续。
我们何时看清了当下?
你在听我说吗?
我在听!
你真的听到了我说的话吗?
我们常常是选择性的倾听和选择性的遗忘。我们的生命在过去的经验里建构了我们认为最安全的信息安检系统。我们只选择我们愿意输入的信息。
但是当现实很残酷,又残酷到不能不面对的时候,无法忘记又不能面对的时候,我们的记忆无法安放,难以处理。这样的纠结带来不安。
于是你听到的就是纠结和混乱。
不能遗忘不能面对,就变成了夜不能寐。
心理学一直在寻找人类心理的共性规律,但是个体生命的差异让这滴水永远都必须去自我面对自己的一切。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个体的相加永远不能等于整体。
当咨询师面对这个个体的时候,个体的信息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咨询师的经验都只是一个参考,还在于来访者是否愿意借鉴。
直面来访者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倾听那个独一无二的故事,去听那个故事的脉络,去听每一个阶段的来访者的变化,所有的选择都是有轨迹可循的,只是那个选择的理由是否愿意告诉你。在来访者当时的情况下做了最优选择或者是最舒适的选择。
没有后悔药,人不能站在现在的条件下去指责历史上的选择不对,咨询师也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指责来访者的选择不对。
我们尊重历史的抉择。回到当下去看现在的需求和目标,做出当下的选择。
一切都在变化,所有的爱,喜欢......都没有在沟通中确认共识,那么矛盾冲突依然在各自的春秋大梦里相互折磨。
而这一切每天都在真实的上演着。
沟通
有时候就是要我们不要那么快的去回应,而是要看看那个反应模式是什么。先认识自己。如果非常清晰和认同某个反应,也许这样的发生就是你接受的,你就为你的反应负责就行了。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长大,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