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很普通的树,割了个口子就会汩汩流出汁液,把它包裹地更结实,直到一天它以为它已经足够坚硬,殊不知在隔日遇到一个能给它遮风挡雨的大树时,它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看上去中空外直,实则不堪一击……
静安从小就是家中老大,兄弟姐妹7个,家里全靠爹娘守着的那几亩地活过。可是八年前的一场旱毁了这贫穷安宁的一家,她娘积劳成疾不久就过世了,父亲打零工时不慎摔了腿,从此家不成家。7岁的静安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吃了难以想象的苦,然后还作为家里的脊柱带着家人艰难的存活下来。
往后三年,她一直以为自己无坚不摧。可是天灾人祸,祸不单行。在她十岁那年,外村来了一群官兵,带来征兵的指令。本来每隔五年,就会有一次征兵的,但是以前考虑到家里只有父亲一个壮年,就每次都是只收了些抵扣赎金。然而当年她父亲残患,家徒四壁,弟弟还小。困境逼得这个十来岁的孩子过早憔悴,四方打听后,瞒着家人把自己给卖了,终于凑合着够了当年的赎金。从此以后,静安就把自己裹成了一颗外强中空的树,艰难而茁壮的成长。
初到朱府的两年基本上都是不停干活和争存钱供家用。慢慢地凭着勤快的手脚和不错的人缘,被管事婆儿给提拔作为后辈培养。本来她的人生就该如此下去,平淡无奇,但是意外总在不经意中发生。豆蔻年华,少女怀春,每日每夜跟着管事婆子见到府里的贵人,眼界也开阔了,欲望自然也随之而来。
做下人的生不由己和规律都告诉静安,不该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然而,有些事和人不是你躲着避着就能不发生的。十四五岁的少女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引人注目,俗套的英雄救美,更何况把她从虎口中解救的人是她心心念念的朱二爷。朱府四代同堂,老太君年七十又五,最疼大爷朱刚启,朱二爷刚毅从小就养在朱太爷身边,后来一直随太爷出征南北,极少归家,难免和家人生疏。前年朱太爷战死沙场,朱二爷又立下不小战功,终于被圣上召回,从此荣养。十多年的沙场征战,给他留下不少男人的功勋印记。
静安第一次注意到二爷是在他刚得胜归家的一次接风宴上。还记得,那时节正是丹桂飘香,赏桂食蟹粉的日子。静安每天都是跟着自己的师傅就妈妈筹办家宴。一天,她刚好箪着一盆篮桂花糕走在去朱老太君那里,结果迎面看到一个矫健挺拔的身影。朱二爷当天刚回来,风尘仆仆,满面虬结。好多丫头下人都被他一身煞气吓住,只有静安是平静中带点好奇的瞅了他两眼。四目相对后,彼此之间都留下一点映像。而后的日子,静安就经常不经意间听到了朱二爷的传闻和故事,因此渐渐地打从心底钦佩他。
少女情怀总是诗,傻傻的爱傻傻的关心。作为过来人,就妈妈怎么会不知道呢!也不能怪谁,通过就妈妈的暗中使力,静安如愿以偿,开始侍候朱二爷起居日常。男人心似海般深邃,没有人能够掌握。但是静安还是不后悔,做了他的女人。她有自知之明,一直谨慎本分,就这样在二爷身边呆了快三年。
在她18岁那年,二爷仍旧没娶妻但还是给了一个孩子给她。在那十月怀胎里,静安是最幸福快乐的,她得到了太多太多。然而好景不长,朝堂瞬息万变,圣心难测。昔日的功今宵的罪,朱家终于还是翻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朱家所有人都被缚刑场。是夜,朱府一片混乱,火光哭喊,怨气冲天。静安本来还想着一起服刑,结果被朱二爷迷晕交给几个忠仆带了出来。
一路上为逃追兵,有两个人都牺牲了,只剩下静安和一个小男孩慌不择路,互相失散开来。
命运带着他们开启了不同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