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有为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他们期待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让年少和有为相遇以让他人另眼相看,在这两个词的属性光环下,享受来源于物质与精神的追捧,而且社会上有足够多的的例子让他们有勇气有动力去证明这件事的可行性,而社会的创造力来源之一也正是这种动力驱动下的产物,这是一个社会良性的发展趋势。可是实质上,这种趋势下的年轻人通常外表坚忍不拔,其实内部都有一颗玻璃心,很容易受到伤害,一丝的挫败感都会让他们感到迷茫无助,而大多数人在这种挫败感渐渐失去了梦想,成为众多沙子中的一粒,这是一件非常痛苦且漫长的事,可是他们不得不接纳自己的平庸,不得不面对现实。
——题记
我曾多次做梦梦到自己的梦想在短暂的集体学习生涯能够得到实现,经常为自己努力带来的一丢丢成果而沾沾自喜,我以为这种“顺利”会一直持续到梦想靠近,尤其是在踏入集体学习生涯的末尾时期,年少有为的心情更加迫切,我也曾多次告诫自己冷静下来,但是止不住这种冲动下的情绪外泄,而这种情绪化的动力必然带来一个毁灭性的灾难,但是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我并非完全不知道,只是理智处于一种劣势地位,不被主导思想接受。
我带着这种情绪化的动力,去写作去阅读。我不断地更新书桌上的书,我把写的稿子全部放在电脑屏幕上,看着背景桌面渐渐被word文档填满,我记不清这一年来,我读了多少本书,写了多少篇稿子,虽然偶而有另一个思想提醒我慢下来,但是都被我自动忽略,我很享受数量带来的快感和满足感。
一切似乎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只要我一直这样做下去,我的目标很快就能得到实现。
失控来得很快,但是并非猝不及防,只是我忽略了它的预兆。
十一月初母亲生病,我离开学校去医院陪护,在母亲消极的情绪面前,医院里特有的压抑感让我渐渐感到不安,这种不安本来是一种预兆,而在我的执着下,它渐渐地转化成了情绪化动力的催化剂,不断加剧它的运动。回到学校我以更迫切的心情去从事相关的活动,直到动力积蓄到高潮时,它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失控了。
失控一下卸去了我所有的力量,我呆呆地坐在书桌下,看着书桌上的书和电脑里的稿子,我发现我的大脑不能活动了,我无法继续写作,也无法继续阅读了,突然自己好像到达极限了。
我看着曾经被阅读过的书,我发现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那些我曾经珍爱的稿子,我连看一眼的心情都没有,我想躺在床上去逃避这些东西,但是仅存的良知却逼迫我自己的爬起来。可我仍然没有勇气面对它,为了逃避它,我拿起了专业书,试图用不相关的事来麻痹自己,用笑声来掩盖内心的空虚。
但是每到夜里,思维发散,又让我看见了它,它就像是深渊里的一双泛着猩红色的眼睛,每当我看它的时候,不自觉地想躲避,但是那双眼睛又有着让人沉入其中的魔力,无论我如何做都无法逃避它的凝视,我只能去面对它。
我逼着自己看过去的稿子,翻阅已读的书时,那一刻我才真正注视到那一抹潜藏在猩红色的嫩绿,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无知。
那些零零散散稿子被我打印成A4纸,我看着那些曾经沾沾自喜的东西,理智回归后,它们如同一堆排泄物一样,当初的排泄盛宴,现在只剩了恶臭,而那些我曾经读过的经典,不知不觉居然让我当成快餐来享用,我记得他们的故事,却忘记了他们的语言,我记得他们名字,却没有吸收他们的内涵。浅薄化的阅读让我消化不良,而情绪化的发泄,又让我不断创造垃圾。
当我看清楚这一切的时候,我开始寻找原因,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仅仅是求功心切?
我像一个过客一样站在记忆的源头,不断回首过往。发现不仅是我的创作,连我的生活不知不觉也受到影响。失控后,冷静下来,再回顾它时,发现它已经成了一团糟,依托情绪化的活动,早已打乱了它的节奏,来源各种嘈杂信息的认知,也失去了它的体系。现在发生一丁点事故之后,摧毁了之前对它所有的建树,使它崩塌成一片废墟,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等思绪脱离回忆回到现实中时,或许我该接纳自己的平凡,虽然这是一件极具痛苦的一件事,但是回首往昔,我确实没有出众的地方,也没有令人骄傲的天赋,只是比少数人多了一丝热爱,还被热爱冲昏了头脑。而想清楚了这些,我也该去改变自己了,找回当初梦想最本质的东西,找回那些已经失去的节奏,在废墟上重新塑造自己,就像现在我终于在犹豫下,还是下笔对自己进行剖析论述,写下这一篇可能不久后,我可能还会认为垃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