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小g妈妈发来微信,告诉我说小g的抽动症有所反复,希望跟我单独沟通一下。
我立刻在脑海里搜索着小g在学校日常的种种画面,试图找到他抽动的“证据”。然而在我的脑海里只找到他仔细做题的身影和认真听我讲课的眼神,偶尔也有跟同学们一起玩闹的场景,但都是些再正常不过的画面,我真的没有发现半点关于“抽动”的蛛丝马迹。
因为在之前的教育经历里遇到过抽动症的孩子,而且数量还不算少,再加上学习过一些心理学的知识,知道抽动症大多数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因此结合小g在学校的表现,我初步认为,孩子的症状应该还比较轻,至少还没有影响到认知。
跟他妈妈约了周二中午见面,因为考试的事情,导致我今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接到电话,才猛然想起这个约定。意外的是小g的爸爸妈妈都来了,看来孩子的情况让一家人都很着急。
没有多余的客套和斡旋,我们直奔主题,为争取沟通高效而努力。
小g的妈妈先是介绍了下她眼中孩子最近的状况,还给我看了孩子“抽动”时的视频。简单的介绍了治疗史、家庭环境、养育经历等等。我也不时插嘴问几个我觉得重要的问题。
彼时,我在脑海中有几个推测:
1.孩子的症状跟弟弟有关。(二胎的出生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对老大是不小的冲击)
2.孩子的症状跟早期养育者的方式有关。(早期由隔代亲人养育,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问题)
3.孩子的症状与亲子关系有关。(亲子纽带关系的不紧密对幼儿、少年影响很大)
就这三个推测,我问了小g爸爸妈妈一些问题,从早期养育人到父母相处方式,再到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形式,都一一做了了解。
一开始,从那些答案里我们都没能发现什么可能会促使孩子“抽动”的原因。可问着问着,聊着聊着,妈妈突然说到小g之前有一次散步的时候提到说“我可不能跟你走丢了……我得拉住你、跟好你……”还提到说不知道孩子怎么会那么想,觉得他自己是可有可无的……
听到这两句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孩子的一双大眼睛,闪着光,透着渴望……
我跟小g爸妈说,根据我对自己孩子的观察,我发现孩子的成长真的存在很多的变数,同时也充满了许多未知的可能。我们不知道哪天的哪一句话,什么时候的哪一个行为,就会在他内心种下一个种子,而这个种子会发出什么芽,开出什么花,我们无从得知。只有某一天,这颗种子结出了果实,我们才有可能知道当初这是一个什么种子,但我们都未必能想起是什么事情造就了这颗种子。不知缘由,就很难连根拔起这棵植物。
但是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我推测孩子的症状还是跟亲子互动方式、关系有关。因此我给出了几个建议,这几个建议即使不是针对“抽动”,也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大部分家庭也都可以借鉴。
1.亲子阅读。
睡前提前半小时上床,讲故事,把老二也一起带上,俩个孩子都选自己喜欢的书,讲一本弟弟喜欢的,讲一本哥哥喜欢的,不遵守约定的人不让继续加入阅读时间(主要是为了约束弟弟,怕他会闹)。
妈妈负责讲故事,不是让孩子自己看,也不是让孩子读故事。
妈妈要跟孩子提前沟通,想好措辞,不要太突兀。我给的建议是,妈妈说自己了解的知识也很有限,希望跟哥哥一起学学他感兴趣的东西,到时候俩人也可以一起聊天、切磋,以此增加亲子间的亲密感,让哥哥觉得妈妈是在关注他,希望靠近他,愿意了解他的。同时,这也是修复孩子安全感的很好的方法。
另外,亲子阅读对孩子日后的厚积薄发有着储蓄能量的作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不仅是在培养语感,学习知识,更是建立价值观的过程。被故事包装过的“道理”总是容易听进去的,对吗!
总之,亲子阅读的好处真的不止两三点,可谓一箭很多雕。在我的价值观里,当我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收获有两到三个的时候,我一定排除万难也要达成这件事。所以,我也提出了希望,希望小g的爸妈趁孩子还在可影响的年纪,不要偷懒,好好坚持。
2.特殊时光。
没有什么比做回独生子女更让二胎家庭里的老大欣喜的了,相信我!所以,我建议爸爸妈妈跟哥哥承诺,每周抽出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完全按照哥哥的意愿去安排,而且,不!带!弟!弟!只要承诺了,就要兑现承诺,而且不要把这当成是奖励,跟哥哥平时的表现好坏挂钩。因为,这是补偿!
3.妈妈每周从弟弟身边抽出三天的晚上,陪哥哥写作业,提前安排好弟弟。可以让老人把他带出去,或者跟他说好如果要参与就要保持安静,如果不能遵守就立刻带走,任何哭喊也不要心软。这一是为了哥哥,同时也是对弟弟秩序感和规则意识的建立。让他知道,做作业就是要保持安静,全神贯注,那么日后弟弟的小学过渡应该就很容易了。
养好老大,才是对老二最好的教育,我是这么认为的!
三个方法结合着来做,至少先坚持三个月,随时观察哥哥的情况,跟我及时沟通,以便根据情况调整方案。在学校我也不会特别关注他是否“抽动”,不给他额外压力。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早日把孩子内心的那棵“树”连根拔起,还他一颗阳光遍布、被爱滋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