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小明上课喜欢讲话,做小动作,偷偷吃东西,脚边经常扔满垃圾。学习没有兴趣,课上经常昏昏欲睡,作业经常完不成,班主任王老师也一直在做转化工作。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小明虽不擅长长跑,但他的参与热情很高,抢着要报1500米,体育委员却不乐意了,拉着小明来到王老师面前说:“班里长跑名额只有两个,给他报名了,能得奖的同学就没资格报了。”王老师说……
今天在这个情境模拟之后,我问了老师们一个问题:你希望小明参加比赛吗?
其实在他们解决这个情境表演的时候,基本都给了这样一个方案:设置班内竞争,鼓励小明参加竞争。
这个方案的提出,我已然知道老师们是不希望小明参加的。因为这个班内竞争,小明一定竞争不过其他孩子。
老师们说,虽然1500米的资格没有,但是我会找其他机会给小明。
而我想说的是,后进生转化的契机很难得,或许只有这么一次。我愿意给这个孩子一次机会。
实话是,当我们给出那个竞争方案的时候,后面说再多动听的教育理念都是假的。“能得奖的同学”往往到处是机会,但是对于小明这样的孩子来说,机会少之又少。运动会可以有很多次,输掉一分两分或许遗憾但并不可惜。如果能借此机会,让小明这样的孩子一点信心,一点鼓励,也许就埋下了转变的种子。
有老师质疑,比赛不就是要公平吗?
是的,比赛的公平是很重要。但是竞技的精神却不只是分数,更是每个人自我的超越,团队的写作等等。退一万步说,人生不是一场场的比赛。
为班级赢得一个奖状和给孩子一次成长的机会,二者选择,我必定选择后者。我也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能如此。
后来有一个老师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我听了很是感动。他说他们班有个女生成绩很差,但是她一直很努力,高考的时候考了二本。毕业前最后一次评选三好学生,这个老师毫不犹豫的给了这个女生“三好学生”的奖状。
他说“这个奖状是为了肯定你,这三年从未放弃过努力。”他还说:“这是这个孩子读书生涯唯一的一张三好学生奖状。我相信也会是最难忘的一张。”
我说:“你是这个孩子成长路上的点灯人。”
如果我是这个女生,我会珍藏起这张奖状,更会把这个老师记住一辈子。因为他,让我知道,即便低谷,也有人未能放弃过我,并真心注视过我。